[发明专利]文档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6605.3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磬;穆翠;夏翠翠;黄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86 | 分类号: | G06F40/186;G06F40/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黄海英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档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大数据处理领域,该处理方法包括:导入待分析的目标文档,基于预设文档模板的模板格式,扫描导入的目标文档的文档内容,依据预设解析条件,区分文档内容中的文档章节,得到结构化数据。本公开基于预设文档模板的模板格式,对文档内容进行自动化结构分析,能够提高处理文档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文档是企业规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的日常事务中,承担着事务流转、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企业办公文档的电子化日趋普遍,存储简易方便的电子文档成为企业信息资产积累的重要方式,由此各个企业也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电子文档文件,因此,如何解析电子文档内的文字,表格等数据,并使文档内的结构化数据被自动化程序分析,以及将有增值价值的数据合并导出,成为研究的关键。
相关技术中,常规的办公软件为拓展用户自定义功能,提供了一套二次开发库接口,这套COM组件接口可以让用户使用各种编程工具(例如,C++,C#,JavaScript脚本等)进行调用。相关技术中,大多用户使用这套开发库接口对表格工具Excel进行功能性的拓展,但针对以文本数据为主的Word软件,很少有用户使用这套二次开发库来拓展word的功能,更没有对这些文本数据进行文档处理,使得文档处理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没有对文档进行结构化解析,降低了文档处理效率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包括:导入待分析的目标文档;基于预设文档模板的模板格式,扫描导入的所述目标文档的文档内容;依据预设解析条件,区分文档内容中的文档章节,得到结构化数据。
可选地,基于预设文档模板的模板格式,扫描导入的所述目标文档的文档内容的步骤,包括:基于预设文档模板的模板格式,查询所述目标文档中的关键词,以得到所述目标文档的文档内容。
可选地,依据预设解析条件,区分文档内容中的文档章节,得到结构化数据的步骤,包括:采用预设解析条件中的第一子解析条件,分割所述文档内容中的每个段落;确定每个所述段落所属大纲的大纲等级;将所述段落所属大纲的大纲等级表征为结构化数据。
可选地,在确定每个所述段落所属大纲的大纲等级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段落所属大纲的大纲等级,采用预设递归算法将段落等级赋予结构化数据,以使段落的层次等级与所述目标文档一致。
可选地,依据预设解析条件,区分文档内容中的文档章节,得到结构化数据的步骤,包括:采用预设解析条件中的第二子解析条件,获取所述文档内容中各段落中存在表格对象的句柄及表格数;基于所述文档内容中的表格对象的句柄及表格数,循环调用表格对象,将每两个表格对象之间的段落进行分割,得到所述目标文档的文档内容;对所述表格对象中的表格内容进行解析,得到结构化的表格数据。
可选地,对所述表格对象中的表格内容进行解析,得到结构化的表格数据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表格对象中的字段定义表进行解析,得到凭证格式数据或报表表样;和/或,对所述表格对象中的业务处理流程表进行分析,得到业务字段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采用预设处理控件,将所述文档内容中的文本对象、文档附件或者图片对象复制至剪贴板;调用所述预设处理控件,将所述剪贴板中的文本对象、文档附件或者图片对象另存至临时目录的指定文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包括:导入单元,用于导入待分析的目标文档;扫描单元,用于基于预设文档模板的模板格式,扫描导入的所述目标文档的文档内容;区分单元,用于依据预设解析条件,区分文档内容中的文档章节,得到结构化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