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装卸的无人机用低温启动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6684.8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巧;吕士银;张晓霞;刘琬琼;竺臻楠;李克锋;徐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褚鹏蛟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卸 无人机 低温 启动 电池 | ||
一种可快速装卸的无人机用低温启动电池,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电芯堆、加热带、跨接组件、控制板、连接器、定位块、安装脚、安装绑带;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外壳,电芯堆置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电芯堆的两侧为加热带,控制板和定位块置于第一外壳的内部,且定位块与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芯堆的极耳上插接有跨接组件,跨接组件包括环氧底座和跨接片,控制板与环氧底座固定连接,跨接片位于环氧底座上,且跨接片与电芯堆的极耳固定连接;该无人机用电池具有低温自启动功能,可实现在‑40摄氏度环境下,实现低温2.6C自启动时间为0‑90s;通过榫卯结构和安装脚定位方式,首先电池与机身快速定位装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装卸的无人机用低温启动电池,涉及无人机用电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的无人机对环境适应性、小型轻量化、高功率、维修性等要求的提高,现有的无人机电源尚未有兼容的设计方案来同时满足环境、结构、电性能的需求,存在低温无法大功率启动,电池无法实现轻量化快速定位装卸的问题;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可快速装卸的无人机用低温启动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快速装卸的无人机用低温启动电池,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电芯堆、加热带、跨接组件、控制板、连接器、定位块、安装脚、安装绑带;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外壳,电芯堆置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电芯堆的两侧为加热带,控制板和定位块置于第一外壳的内部,且定位块与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芯堆的极耳上插接有跨接组件,跨接组件包括环氧底座和跨接片,控制板与环氧底座固定连接,跨接片位于环氧底座上,且跨接片与电芯堆的极耳固定连接;该无人机用电池具有低温自启动功能,可实现在-40摄氏度环境下,实现低温2.6C自启动时间为0-90s;通过榫卯结构和安装脚定位方式,首先电池与机身快速定位装卸。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快速装卸的无人机用低温启动电池,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电芯堆、加热带、跨接组件、控制板、连接器、定位块、安装脚、安装绑带;
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采用榫卯形式连接;电芯堆置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加热带位于电芯堆的两侧;电芯堆的极耳与跨接组件插接;控制板和定位块均位于第一外壳的内部,定位块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与跨接组件连接;
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两侧均安装安装脚;连接器位于第一外壳的一侧;安装绑带套接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外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跨接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环氧底座和跨接片,控制板与环氧底座连接,跨接片与电芯堆的极耳连接。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芯堆的极耳嵌入跨接组件的通槽中,通过激光焊锡实现电池串并联,构成输出电源,串并联结束后,将导热硅胶涂覆在金属表面及环氧底座内侧,防止短路触碰风险,环氧底座外部喷三防漆。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氧底座加工成凹槽型,每个跨接片放置在独立的凹槽中,实现相邻跨接片之间的绝缘。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芯堆两侧贴附聚酰亚胺薄膜加热带,用于对电池加热,采用灌封导热硅胶的处理方式,排除电池组内部气泡,完成电池组结构件与电池堆之间的粘接,用于增强电池组结构强度的作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硅橡胶将控制板固定在定位块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采用凯夫拉材质一体成型,确保受力区域的纤维连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上分布设置相互配合的内衬条结构,用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采用榫卯形式匹配固定;榫卯形式匹配固定方式还用于完成快速装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