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限温电热膜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6910.2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5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波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20;H05B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吕军林 |
地址: | 31805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限温电热膜的生产工艺,涉及电热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生产步骤:S1、准备原料:准备PET树脂、石墨烯原料、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增韧剂,将以上几种原料混合,混合得到混合溶液;S2、原料涂覆:将混合得到的原料进行,涂覆在基板上,涂覆的厚度在0.10mm‑0.20mm,基板的温度保持在12‑16℃,涂覆完成后待到溶液自然冷却得到PET膜。通过设置导电银浆印制导流体,导电银浆具有固化温度低,粘接强度极高、电性能稳定的特点,而且使用银浆印制载流体,对发热线能够形成良好的连接,不会导致电阻过大而烧坏的情况发生,并且设置防水膜,可以避免产品因为墙内潮湿而产生的短路,保护了产品本体,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限温电热膜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如今科技生产的电热膜。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在面式供暖领域采用现代宇航技术研发的低碳供暖高科技产品。近年来电热膜由于其具备电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且其会发射出远红外线等的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限温PTC电热膜的工作原理是,电热膜达到设定温度状态下,一般为50摄氏度,如果温度升高,电阻就会增大,使得电流减小,温度就不会无休止的升高,从而把温度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而电热膜在发热时会大量产生远红外线,对风湿,关节炎,平衡身体的酸碱度,促进新陈代谢等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PET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温下透湿率下降,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所以在生产电热膜时一般采用PET薄膜作为原材料。
载流体是提供发热线两端电源电压的总干线,由于发热线是并联在载流体的两端,因此要求它应具有较强的导电能力;传导电流的阻抗越小越好,使末端发热线的阻值变化小;且应有一定的宽度保证电流的通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1cm宽的铜箔,但铜箔难以与发热条密合,接头处容易松动,容易导致电阻过大而烧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限温电热膜的生产工艺,具备对发热线连接稳定等优点,解决了电阻过大而烧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对发热线连接稳定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限温电热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准备原料:准备PET树脂、石墨烯原料、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增韧剂,将以上几种原料混合,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S2、原料涂覆:将混合得到的原料进行,涂覆在基板上,涂覆的厚度在0.10mm-0.20mm,基板的温度保持在12-16℃,涂覆完成后待到溶液自然冷却得到PET膜;
S3、薄膜处理:对制得的PET膜表面作去静电或电晕处理,或直接在PET膜表面涂覆一层抗静电涂层;
S4、印制导电油墨:选用高阻导电浆,使用印刷设备将发热线路根据要求印刷在PET膜上,再在PET膜的上下两层涂覆绝缘膜;
S5、印制导流体:在导电发热线路的两端使用印刷设备按照预先设计印制导流体,其印制材料选用导电银浆,并在两端设置电极;
S6、设置防水膜:取用三元乙丙橡胶膜,在PET膜底部进行涂覆粘接剂,将防水膜粘接在PET膜的底部,得到产品;
S7、覆膜保护:选用相同厚度的PET膜,选择耐温在120-200℃的胶黏剂粘接在产品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中的增韧剂由铅盐稳定剂、硬脂酸、石蜡、氯化聚乙烯、橡塑增韧剂、轻质碳酸钙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中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无机填充剂,所述无机填充剂的质量含量为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波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波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人工智能变电站巡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电热膜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