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全天候智能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7449.2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4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沪村;王金明;石永生;唐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沪村;王金明 |
主分类号: | F24S20/30 | 分类号: | F24S20/30;F24S20/40;F24S23/70;F24S25/60;F24S50/4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广东奥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2 | 代理人: | 田树杰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全天候 智能 加热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全天候智能加热炉,包括稳定架、防护箱和光伏板,所述稳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光板,所述聚光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炉外壳,所述炉外壳的内腔设置有金属锅,所述炉外壳表面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炉外壳的表面且位于温度控制器的后端设置有防护盒。本发明通过设置稳定架,起到了支撑固定聚光板的作用,避免了聚光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装置的重力导致聚光板弯曲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护箱,用于保护蓄电池,避免了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外物碰撞发生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聚光板,起到了将散射的阳光聚集到炉外壳表面的作用,进而使金属锅能够更快速的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全天候智能加热炉。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加热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是通过光热直接转换,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炉具,在有太阳时使用几乎没有成本,且没有明火、没有烟、环保、卫生,现阶段太阳能智能加热炉加热方式单一,仅依靠太阳能加热,当没有阳光或光照不充足时智能加热炉无法正常使用,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太阳能全天候智能加热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全天候智能加热炉,具备实时加热的优点,解决了现阶段太阳能智能加热炉加热方式单一,仅依靠太阳能加热,当没有阳光或光照不充足时智能加热炉无法正常使用,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全天候智能加热炉,包括稳定架、防护箱和光伏板,所述稳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光板,所述聚光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炉外壳,所述炉外壳的内腔设置有金属锅,所述炉外壳表面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炉外壳的表面且位于温度控制器的后端设置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腔的左侧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继电器和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的数量为两个,且光敏电阻和继电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外壳采用玻璃材质制成,所述金属锅的表面涂覆有黒铬,且黑铬镀层的厚度为1微米-99微米。
优选的,所述金属锅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炉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锅盖。
优选的,所述金属锅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内腔设置有传感器采集模块,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与金属锅的表面接触,且传感器采集模块与温度传感器配合。
优选的,所述金属锅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片,且电加热片与继电器和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和电加热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顶部设置有充电控制器,且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伏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光伏板和充电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稳定架,起到了支撑固定聚光板的作用,避免了聚光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装置的重力导致聚光板弯曲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护箱,用于保护蓄电池,避免了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外物碰撞发生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聚光板,起到了将散射的阳光聚集到炉外壳表面的作用,进而使金属锅能够更快速的加热,通过设置炉外壳,起到了防尘和保护炉外壳的作用,进而延长了金属锅的使用寿命,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的配合,用于实现加温控制的智能化,通过设置防护盒,起到了保护防护盒内部电子元件的作用,通过光敏电阻和继电器的配合,使光敏电阻和继电器能够根据阳光的强度切断和连通电加热片的电源,实现了太阳能加热和电加热的切换,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解决了现阶段太阳能智能加热炉加热方式单一,仅依靠太阳能加热,当没有阳光或光照不充足时智能加热炉无法正常使用,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沪村;王金明,未经陈沪村;王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