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基坑建筑废弃泥浆固化回填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7468.5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悠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B01F27/70;B01F35/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蔡兴兵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建筑 废弃 泥浆 固化 回填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建筑废弃泥浆固化回填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弃泥浆运送到回填工地;S2、对所述废弃泥浆进行预处理,得到泥浆与水的密度比为1.4~1.6;S3、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泥浆与固化剂分别输送至机械搅拌器中,得到混合物,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加固材料;其中,所述固化剂包括矿物基胶凝材料,所述矿物基胶凝材料包括无机胶结料、水泥和铁矿微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深基坑建筑废弃泥浆固化回填工法。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用到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盾构等施工工艺,这几种施工工艺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会对环境土质和水质造成污染。传统处理方法就是使用槽罐车拉到集中处理的垃圾现场,再让其自然风干。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处理方法逐渐被淘汰,新的处理方法是用泥浆处理机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变成固态泥再进行拉运,但是处理过程复杂,费用较高。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地下工程逐渐向深、大方向发展,施工时间要求越来越短,施工过程中可利用的地上和地下空间越来越小,导致了回填土不密实,进而影响地下室外侧防水卷材施工质量。近年来因地下工程防水失效,漏水现象层出不穷,已成为质量通病,回填土不密实造成建筑物散水、管道、入户道路等部位沉陷破坏,丧失使用功能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存在也给高耸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带来危害。采用素土或灰土夯实回填的工艺已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为确保回填质量只好采用素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进行回填,回填造价较高,混凝土强度较大也给后期维修带来了破除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建筑废弃泥浆固化回填工法的新技术方案,能够结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深基坑建筑废弃泥浆固化回填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弃泥浆运送到回填工地;S2、对所述废弃泥浆进行预处理,得到泥浆与水的密度比为1.4~1.6;S3、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泥浆与固化剂分别输送至机械搅拌器中,得到混合物,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加固材料;其中,所述固化剂包括矿物基胶凝材料,所述矿物基胶凝材料包括无机胶结料、水泥和铁矿微粉。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步骤S3包括:S31、将所述固化剂由一个整体分为多份;S31、在每份固化剂的外表面包覆有膜层,所述膜层的原料包括成膜剂和疏水材料,所述疏水材料包括二氧化钛;S32、在所述机械搅拌器中设置有紫外发光器,通过所述紫外发光器将所述二氧化钛转为亲水性;S33、将经过紫外光照射后的固化剂与所述泥浆反应。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若步骤S2中的所述废弃泥浆中含有的固体颗粒为砂土,所述砂土的粒径为1毫米~0.05毫米,且砂土的含量大于50%,所述的对所述废弃泥浆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利用离心旋流器将所述废弃泥浆中的部分水脱离出去,得到分开放置的脱离水和脱水后的废弃泥浆;将所述脱离水的一部分加回至所述的脱水后的废弃泥浆中,调配至泥浆与水的密度比为1.4~1.6。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若步骤S2中的所述废弃泥浆中含有超过预设量的黏性土,所述的对所述废弃泥浆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废弃泥浆在暂存槽体内静置;去除上部浮水后测试浓度,若泥浆和水的密度比小于1.4,再加入絮凝剂,静置去水后测试比重,直至密度比超过1.4;若泥浆和水的密度比超过1.6,利用离心旋流器将所述废弃泥浆中的部分水脱离出去,得到分开放置的脱离水和脱水后的废弃泥浆,再加入所述脱离水,直至泥浆与水的密度比为1.4~1.6。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机械搅拌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叶片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搅拌叶片的形状为叶片状,沿着所述搅拌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朝向所述搅拌叶片的两端的方向,所述搅拌叶片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搅拌叶片的边缘与所述搅拌叶片的长度方向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悠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悠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