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LA-C*02:01:01等位基因在检测或评价依非韦伦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7524.5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叶;况轶群;周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1 | 分类号: | C12Q1/6881;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袁善民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la 02 01 等位基因 检测 评价 依非韦伦 药物 不良反应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HLA‑C*02:01:01等位基因在检测或评价依非韦伦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检测人是否具有HLA‑C*02:01:01等位基因的物质在制备检测或评价人发生应答于依非韦伦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检测或评价应答于依非韦伦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标记基因:HLA‑C*02:01:01等位基因。通过检测待测者是否携带HLA‑C*02:01:01等位基因,可筛查依非韦伦所致药疹的高危者,用于指导临床用药,从而减少依非韦伦所致药疹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HLA-C*02:01:01等位基因在检测或评价依非韦伦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6p21.3短臂区,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根据其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可分为3个区域:Ⅰ类基因区包含HLA-A、B、C,编码的经典HLAI类分子表达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激发CD8+T细胞应答。Ⅱ类基因区包含HLA-DR、DP、DQ,编码的经典HLAII类分子主要分布于抗原提呈细胞及活化T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激发CD4+T细胞应答。
近年来,药疹的遗传学机制研究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与特定HLA基因存在相关性,如:HLA-B*57:01等位基因在白种人中与阿巴卡韦导致的药物超敏反应有关,HLA-B*15:02等位基因和HLA-A*31:01等位基因在多个种族中与卡马西平诱导的重型药疹有关,HLA-B*58:01等位基因在多个种族中与别嘌呤醇导致的重型药疹相关,HLA-B*13:01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与氨苯砜导致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有关,易感基因相关性分析已被用于患者使用药物前筛查,降低使用相关药物导致药疹的发病率。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抗HIV病毒治疗开创了艾滋病防治的里程碑,有效降低了AIDS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改善了该类患者的生存质量。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主要通过非竞争性结合并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阻止病毒转录和复制而发挥药理作用。自我国开展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以来,依非韦伦作为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线治疗方案重要组成药物广泛应用HIV/AIDS患者初始治疗。在最新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中,EFV仍然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优先选择用药,新入组患者治疗直接推荐使用。
既往研究显示在使用ART疗法中,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肝毒性、药疹、末梢神经炎。在不同的国家及种族中,依非韦伦药疹发生率报道在4.3%-20%不等。前期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主要致敏药物为ART药物(占47.7%),而致敏HAART药物中依非韦伦占8.9%,仅次于奈韦拉平。药疹的发生是导致HIV/AIDS患者住院或停止抗病毒治疗,甚至死亡的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无可靠的检测方法可以预测服用依非韦伦发生药疹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LA-C*02:01:01等位基因在检测或评价依非韦伦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预测服用依非韦伦发生药疹的风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检测人是否具有HLA-C*02:01:01等位基因的物质在制备检测或评价人发生应答于依非韦伦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希望的且非故意的药物作用,即在正常剂量情况下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具有不可预测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