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骨架、定子组件、电机和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8848.0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权;毛临书;邱小华;朱晓光;马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8 | 分类号: | H02K3/48;H02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王丹玉;汪海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骨架 定子 组件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骨架、定子组件、电机和压缩机。电机骨架用于支撑定子和转子,电机骨架包括:多个可拼合连接的电机子骨架,电机子骨架包括:支撑件,用于承载绕线;第一止挡件,与支撑件相连接;多个定位槽,设置于第一止挡件,并沿定子的周向延伸,多个定位槽用于容置绕线。通过在电机子骨架上设置多个周向分布的定位槽,使多个绕线可以被多个定位槽分隔开,以避免多个绕线交叉或缠绕在一起,避免绕线因缠绕受到过大拉伸力,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导线易断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骨架、定子组件、电机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多相电机的绕线定位盘上,多相绕线缠绕在一起,易出现各相绕线交叉缠绕在一起的现象,以使多相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故障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骨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定子组件。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骨架,电机骨架用于支撑定子和转子,电机骨架包括:多个可拼合连接的电机子骨架,电机子骨架包括:支撑件,用于承载绕线;第一止挡件,与支撑件相连接;多个定位槽,设置于第一止挡件,并沿定子的周向延伸,多个定位槽用于容置绕线。
本申请限定了一种电机骨架,电机骨架是电机内部的主体框架结构,可用于定位和支撑定子和转子,确保定子和转子可以精准定位在电机的预定安装位置上。具体地,电机骨架整体呈环形,且电机骨架由多个电机子骨架拼接而成,每个电机子骨架在电机骨架的径向方向上分布,且多个电机骨架均匀分布。电机子骨架包括支撑件和第一止挡件,支撑件为绕线支撑结构,绕线缠绕在支撑件上,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与电机骨架的径向方向一致。第一止挡件与支撑件相连接,具体第一止挡件与支撑件朝向电机骨架外周侧的一端相连接,且在电机骨架的轴向方向上,第一止挡件凸出于支撑件,第一止挡件可以在电机骨架的外环侧起到止挡作用,缠绕在支撑件上的绕线可以抵靠在第一止挡件上,以避免绕线由支撑件的外端脱出,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确保绕线可以缠绕在预定空间中。
相关技术中,多相电机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多相电机中需设置多条绕线,多条绕线均需要缠绕在定子盘上。在缠绕多条绕线的过程中,不同的绕线不可避免的会交叉缠绕,以使多条绕线交叉缠绕在一起,缠绕在一起的绕线所受到的径向作用力较大,容易出现绕线断裂的问题。并且,缠绕在一起的绕线间紧密贴合,在电机工作振动的影响下,紧密贴合的绕线会产生剧烈摩擦,摩擦会加速绕线的老化,影响绕线的寿命。另外,在维护和更换绕线时,交叉缠绕在一起的绕线会增加维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多数情况下多条绕线因无法拆解,需要全部更换,导致定子的维护成本增加。
对此,本申请在第一止挡件上设置多个定位槽,定位槽设置在第一止挡件上背离支撑件的一侧,也就是设置在电机子骨架的外周侧。并且,定位槽在第一止挡件的外周侧沿定子的轴向延伸,具体是在以定子轴线为轴的分度圆上延伸。其中,多个定位槽在第一止挡件上并列设置,定位槽的数目与多相电机的相数相等,例如三相电机上则要并列设置三个定位槽。装配过程中,在某一电机子骨架的支撑件上完成某一绕线的缠绕后,将绕线引导至相邻电机子骨架上的定位槽中,其后将绕线由定位槽引导至该电机子骨架上并完成缠绕,以此类推即可完成该绕线的装配。其中,每条绕线在电机子骨架上所占用的定位槽的位置不发生改变,例如在三个定位槽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时,第一导线设置在每个电机子骨架最顶端的定位槽内,以通过定位槽明确区分多个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8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