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孢白僵菌USCM6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害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0177.7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宏;张向博;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7/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0308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孢白僵菌 uscm6 及其 应用 防治 害虫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球孢白僵菌USCM6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害虫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901,所述的球孢白僵菌Bb090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32。本发明所述菌株能够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且具有环保、不易产生抗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球孢白僵菌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为秋粘虫、草地夜蛾,Smith于1797年首次发现并命名(张润志.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幼虫[J].应用昆虫学报,2020,57(06):1332.)。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在美洲大陆,该虫于2016年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入侵非洲西南部的加纳和尼日利亚,2018年已蔓延至撒哈拉以南的44个非洲国家;同年5月,草地贪夜蛾入侵亚洲,首次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的希莫加地区发现草地贪夜蛾;同年12月,先后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泰国、缅甸等亚洲国家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杨普云,常雪艳.草地贪夜蛾在亚洲、非洲发生和影响及其防控策略[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06):88-90.)。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自缅甸传入中国,在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首次被发现,随后相继在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发现(姜玉英,刘杰,谢茂昌,李亚红,杨俊杰,张曼丽,邱坤.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扩散为害规律观测[J].植物保护,2019,45(06):10-19.)。目前草地贪夜蛾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南美洲、北美洲、中美洲、非洲、亚洲以及欧洲等近百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
目前对于该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由于农户大剂量使用农药,使得该虫对农药的抗性较强,造成农药残留,而且防治效果并不明显,对于人畜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化学农药防治受到一定制约(卢辉,唐继洪,吕宝乾,马子龙,何杏,陈琪,苏豪.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及潜在入侵风险[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06):1237-124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球孢白僵菌USCM6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害虫的方法。本发明所述菌株能够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而且属于微生物防治,具有环保、不易产生抗性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USCM6,所述的球孢白僵菌USCM6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害虫的菌剂,所述菌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球孢白僵菌USCM6。
优选的,所述菌剂中的球孢白僵菌USCM6的浓度为1×107个/mL。
优选的,所述菌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球孢白僵菌USCM6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菌剂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害虫包括夜蛾科害虫。
优选的,所述夜蛾科害虫包括草地贪夜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菌剂喷施于害虫虫体背部。
优选的,所述害虫包括害虫幼虫。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0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