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力耦合条件下层状岩石统计损伤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0440.2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姜谙男;蒋浩鹏;刘翔;刘铁新;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王丹;杨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条件下 层状 岩石 统计 损伤 计算方法 | ||
1.一种热-力耦合条件下层状岩石统计损伤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统计损伤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损伤参数D(T,β),所述损伤参数D(T,β)用于表征温度和层理角度对岩石受力性能的影响;
S2:定义用于表征载荷对岩石受力性能的影响的连续损伤变量D,建立在力的作用下岩石损伤的本构关系,以表征力对岩石受力性能的影响;
S3、引入修正系数,并得到温度和层理角度作用下岩石应力-应变的轴向应力-应变关系;
S4、建立热-力耦合条件下层状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以表征热-力耦合条件共同作用对岩石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而确定岩石在三轴高温-渗流耦合力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所述应力-应变关系即岩石统计损伤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耦合条件下层状岩石统计损伤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如下:
S11:定义用来表征在温度和层理角度E(T,β)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参数D(T,β)为:
式中:E(T,β)为温度T、层理角度β岩样的弹性模量;E(20℃,0°)为常温20℃、层理角度0°板岩的弹性模量;
S12:假设岩石材料微元体强度k服从Weibull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f(k)可表示为:
式中:m代表不同温度下岩石的均匀性参数,K代表不同温度下岩石的强度特性参数,k代表岩石微元体强度;
由概率密度函数f(k)可得不同温度下岩石的强度特性参数K;
S13:表征温度和层理角度对岩石损伤参数D(T,β)的影响公式如下:
式中:m0为常温20℃、层理角度为0°板岩的岩石的均匀性参数,K0为常温20℃、层理角度为0°板岩的岩石的强度特性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力耦合条件下层状岩石统计损伤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如下:
S21、构建发生破裂的微元体数量模型NF,发生破裂的微元体数量模型NF为:
式中:N代表总体岩石微元体数量,f(x)代表Weibull的分布函数;
S22、定义用来表征在力的作用下,岩石的连续损伤变量D为:
S23、根据应力不变量表示的各向异性岩石的非线性强度准则f(σ)对微元体数量模型NF进行修正,得到:
式中:分别为有效应力下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Bβ为各向异性系数;αi为强度参数;β为岩石试件的层理角度,σcβ为不同角度β板岩的单轴抗压强度;
S24、根据各向异性系数Bβ随单轴抗压强度σcβ的变化规律对微元体数量模型NF进行修正,得到:
式中:σtβ为不同角度β板岩的抗拉强度;
S25、给定各向异性岩石的经验非线性强度准则作为岩石微元体破坏参数,即:
f(σ)=k (8)
S26、综合各向异性系数Bβ和各向异性岩石的非线性强度准则f(σ)构建连续损伤变量D,构建连续损伤变量D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力耦合条件下层状岩石统计损伤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
S27、构建荷载统计损伤值D(σ,T,β),构建荷载统计损伤值D(σ,T,β)具体为:
式中:D(σ,T,β)为考虑温度与各向异性效应板岩的荷载统计损伤值;σD为起裂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04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