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土体裂隙综合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0502.X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滨滨;赵晓明;马文龙;胡明明;吕启航;刘汶波;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2;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46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裂隙 综合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土体裂隙综合治理方法,对于上部的地表采动裂隙区主要包括清理、剥土、填充裂隙,铺设防渗层、回填找平层、施工覆土层的步骤;采用细砂与土配合充填地表采动深裂隙,利用细砂的流动性充填深部,利用泥土的粘聚性充填浅部,在压路机的压力下与周围土体密接成一体。对于采场裂隙区,采用自内而外依次成环的注浆方案,同时在非充分采动区设置抽水孔,提高了注浆浆液扩散半径。钻进花管设置螺旋肋利于钻入垮落带破碎岩体,并利用均匀布置的出浆孔提高浆液在各个层位处注入浆体量的均衡性。在钢套管顶端接长一段灌注桩钢管,将建构筑物的钢筋桩直接与灌注桩钢管连接,作为建构筑物支撑桩,大大提高了桩基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动裂隙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体裂隙综合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岩土体裂隙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现有的很多土地由于受到岩土体裂隙影响而直接废弃,在雨水的冲刷下,这些土地会变得更加恶劣,甚至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不良影响。采动裂隙是最常见的岩土体裂隙,采动裂隙一般包括深处的采场裂隙,还有地表裂隙,现有技术中对于采动岩土体裂隙的处理主要是对地表区域填埋新土,复垦后作为农田使用,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泥土,而泥土来源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处的采场裂隙逐渐压缩,造成地表重新沉降成洼地,雨季容易造成积水,难以继续使用,或者需要继续用新土填埋复垦。而将这种区域作为地基使用,进行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更是难上加难,对此,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对采场裂隙进行注浆来提高地表稳定性的方法,但是采场裂隙是看不见且无法抵达的区域,因此注浆加固方案的优劣对于地面能否作为地基使用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岩土体裂隙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疏排充分采动区上方的积水,清理淤泥;然后剥离地表采动裂隙区上方一定厚度的土体,待后期覆土使用;
S2,找寻地表采动裂隙区上残存的采动裂隙,探测其深度,对于浅裂隙直接用土填充,对于深裂隙先采用细砂填充深部然后再用土填充浅部;采用压路机压实地表采动裂隙区;
S3,自地表采动裂隙区向采场裂隙区施工注浆钻孔,包括自充分采动区向垮落带充分垮落区施工的第一注浆钻孔和自非充分采动区向非充分垮落区施工的第二注浆钻孔,注浆钻孔采用自内而外的环形布置形式,其中最内的一环注浆钻孔可以设计为一字型;
优选的,充分采动区的第一注浆钻孔间距应小于非充分采动区的第二注浆钻孔间距。
S4,注浆钻孔施工至垮落带顶界处时停止钻进,采用自制的钻进花管替换常规钻头继续钻进,钻进花管底端钻进至煤层底板一定深度,上端留存入导水裂隙带一定长度,然后取出钻进花管上部的钻具;在注浆钻孔顶部设置钢套管形成套管段,钻进花管与钢套管之间为裸孔段,套管段的底端需固定于持力层;
优选的,钻进花管主体为空心套管,下端为钻头,空心套管外壁设置有螺旋肋,螺旋肋上均布有出浆孔。
S5,自内而外依次成环对第一注浆钻孔注浆,采用粉煤灰与水的混合浆体注浆,先低浓度注浆,后期提高注浆浓度;选择一部分第二注浆钻孔作为注浆抽水两用孔,在第一注浆钻孔注浆时,利于注浆抽水两用孔抽出浆液中泌出的水;
优选的,低浓度浆体的粉煤灰体积占比约50%,高浓度浆体的粉煤灰体积占比大于75%。
S6,对第二注浆钻孔进行注浆,注入伴有细砂的粉煤灰浆液,先低浓度注浆,之后进行高浓度注浆,同时选择一部分第二注浆钻孔作为注浆抽水两用孔,利于注浆抽水两用孔抽排水;
优选的,低浓度时粉煤灰和细砂的总体积占比约50%,高浓度时粉煤灰和细砂的总体积占比大于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0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