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导热织物和可穿戴按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1534.1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穿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50 | 分类号: | D03D15/50;D03D15/20;D03D15/25;D03D15/56;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肖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导热 织物 穿戴 按摩 设备 | ||
1.一种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具有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交织结构,所述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的其中之一为导热纤维,所述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的另外之一为非导热纤维,所述导热纤维包括碳纤维和/或金属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包括选自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聚丙烯腈碳纤维和黏胶基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和/或,
所述金属纤维包括选自不锈钢纤维、铜纤维、镍纤维、钛纤维、铜纤维和铝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和/或,
所述非导热纤维包括选自棉纤维、麻纤维、黏胶纤维、醋酸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醇缩醛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中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单向导热织物的总质量,所述导热纤维的占比为30~7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纤维的规格为1~12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纤维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非导热纤维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纤维的经向/纬向密度不小于所述非导热纤维的纬向/经向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纤维和所述纬向纤维每隔1~3根纤维交织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种不同材质的导热纤维,多种不同材质的导热纤维形成复合导热纤维,所述复合导热纤维与所述非导热纤维交织,或者多种不同材质的导热纤维在纬向/经向上交替并排分布并与所述非导热纤维交织;和/或,
包括多种不同材质的非导热纤维,多种不同材质的非导热纤维形成复合非导热纤维,所述复合非导热纤维与所述导热纤维交织,或者多种不同材质的非导热纤维在经向/纬向上交替并排分布并与所述导热纤维交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包括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和/或,所述非导热纤维包括棉纤维和/或氨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结构为平纹结构、斜纹结构或缎纹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纤维和所述纬向纤维双向正交交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纤维包括至少一根沿经向连续分布的导热纤维/非导热纤维,所述纬向纤维包括至少一根沿纬向连续分布的非导热纤维/导热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并排布置的所述导热纤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相邻两根并排布置的所述非导热纤维之间的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并排布置的所述导热纤维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导热纤维直径的比值不大于0.1;和/或,
相邻两根并排布置的所述非导热纤维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非导热纤维直径的比值不大于0.05。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所述交织结构,至少一层所述交织结构由至少一层经向纤维和至少一层纬向纤维交织得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单向导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纤维和所述纬向纤维的层数相同;和/或,所述经向纤维和所述纬向纤维的根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穿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未来穿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15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