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电极的快速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2549.X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7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映志;周登科;谭聪;张静;董英杰;段志宏;李国军;梁霜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航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电极 快速 冷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电极的快速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引流管、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进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引流管和炉体连通,排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炉体和引流管的末端连通,引流管包括收缩段和扩张段,扩张段上设置有换热器,引流管前端设置有锥形喷嘴。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冷却装置存在的冷却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电极的快速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是国内外钛合金熔炼的最主要生产方式,由于高温条件下钛与空气中的O、N发生反应,因此钛及钛合金熔炼、冷却过程必须隔绝空气。目前,高端钛及钛合金电极多采用真空焊接,焊接结束后采用真空与冲氩冷却,待电极温度小于300℃后,开炉检查清理焊接留疤。通常真空冷却时间大于2h,冲氩冷却时间大于1h,才能保证开炉后电极不与空气反应变色,该冷却过程延长了生产周期,降低了钛及钛合金铸锭的生产效率。个别厂家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冲氩冷却时间至5-10min,该方式会造成电极局部氧化变色,使铸锭产品中局部氧含量增加,影响钛及钛合金铸锭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电极的快速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冷却装置存在的冷却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接电极的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引流管、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进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引流管和炉体连通,排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炉体和引流管的末端连通,引流管包括收缩段和扩张段,扩张段上设置有换热器,引流管前端设置有锥形喷嘴。
优化地,锥形喷嘴的直径为0.5-2mm,长径比小于2-3:1。
优化地,锥形喷嘴与氩气气源连接,氩气气源的进气压力≥0.2Mpa。
优化地,进气管路直径≥15mm,排气管路直径为进气管路直径的1.5-2倍。
优化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
优化地,进气管路与炉体的上部连接,排气管路与炉体的下部连接。
优化地,收缩段的长径比小于2-3.5:1,扩张段长径比小于30:1。
优化地,换热器末端连接有散热风扇。
上述方案中,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该引流管主要是利用文丘里原理,受热的氩气经扩张段和换热器进行降温后,气体形成温度差,促进气体持续循环,循环过程中持续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电极进行降温的目的。
上述焊接电极的快速冷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焊接完成后,关闭炉体上其他阀门,然后,打开进气阀门和排气阀门;
(2)通过锥形喷嘴向引流管内充氩,氩气在引流管、排气管路、炉体、进气管路之间形成循环,循环过程中通过换热器将热量散发。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装置置于氩气气源进行连接,氩气实现全密闭式循环,避免其它机械引流方式带入污染物影响钛产品质量。
2、该装置内各部位的尺寸设计合理,利用气体流动及气体降温体积减小形成压差方式,确保充氩停止后,系统仍能循环流动2-5min,系统可有效强化电极传热,冷却时间由1-2h,降低至5-10min。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引流管;2、进气管路;3、排气管路;4、收缩段;5、扩张段;6、换热器;7、锥形喷嘴;8、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航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航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2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