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配电箱环境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4018.4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3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法;张文华;于磊;周晓燕;郝国刚;李波涛;马志喆;张婧;武星辰;李东民;路杰;杨博;白利东;陈占峰;杨文勇;高圣源;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北京用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通信 技术 配电箱 环境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5G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配电箱环境控制器,其技术特点是:包括测温单元、输出单元、计量单元和通信处理单元;测温单元将标准铂热PT电阻值转换为CMOS电平信号并输出至通信处理单元;输出单元对环境控制设备的电源进行通断控制,控制配电箱内环境;计量单元连接输出单元的功率测量接点,测量输出单元控制的环境控制设备用电耗能数据,并将用电能耗数据发送至通信处理单元;通信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数据,通过输出单元对环境控制设备的电源进行通断控制,并与云主站进行数据交互,实现配电箱环境控制功能。本发明设计合理,减轻了运维人员定期维护工作量,避免了偏远地区配电箱内环境风险,提高了系统整体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涉及配电箱环境控制器,尤其是一种基于5G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配电箱环境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变电站数量持续增加,对于检修工作人员的压力日益提高。在变电站的配电箱内,长期采用机械式或电子式本地温控器对箱内环境进行管理,缺乏通信手段对箱内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由于我国电网覆盖面积广,大量地区季节温湿度、昼夜温湿度差异大,需要结合天气数据灵活控制变电站配电箱内温控器动作阈值。现有配电箱中的加热板或加热带的工作状态存在监管盲区,无法在配电箱环境控制中做到数据闭环。因此,当前变电站内配电箱中环境控制有潜在风险,如何对变电站内的配线箱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5G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配电箱环境控制器,解决现有变电站内配电箱中环境控制存在潜在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5G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配电箱环境控制器,包括测温单元、输出单元、计量单元和通信处理单元;
所述测温单元连接标准铂热PT电阻,将标准铂热PT电阻值转换为CMOS电平信号并输出至通信处理单元;
所述输出单元连接环境控制设备,对环境控制设备的电源进行通断控制,控制配电箱内环境;
所述计量单元连接输出单元的功率测量接点,测量输出单元控制的环境控制设备用电耗能数据,并将用电能耗数据发送至通信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测温单元输出的CMOS电平信号,接收并处理计量单元发送的用电能耗数据,通过输出单元对环境控制设备的电源进行通断控制,并与云主站进行数据交互,实现配电箱环境控制功能。
进一步,所述环境控制设备为加热设备和通风设备,所述加热设备为加热器或加热板。
进一步,所述测温单元包括两路铂热PT电阻输入接口,该铂热PT电阻输入接口为高精度电桥及精密运放构成的放大电路,该放大电路按照比例将铂热PT电阻值变换为CMOS电平信号并输出至通信处理单元。
进一步,所述标准铂热PT电阻为三线制铂热电阻。
进一步,所述标准铂热PT电阻为PT100型高精度铂热电阻元件。
进一步,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保持电路和功率继电器;该继电器线圈保持电路采用SI2301DS型晶体管,该功率继电器采用HF175-12-2HTF型继电器。
进一步,所述计量单元由电能计量集成芯片、模拟采样电路和信号隔离电路连接构成;该电能计量集成芯片为RN8209D型芯片;该模拟采样电路内阻容元件为±0.1%型高精度元件;该光电耦合器为ICPL0611型光电耦合器。
进一步,所述通信处理单元采用AIR724UG型5G无线通信模块。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北京用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北京用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4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