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刷双馈电机并网瞬间冲击电流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4456.0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2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斌;马季军;吉裕晖;屈诚志;王胜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H9/02;H02P9/00;H02P101/15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许丽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刷双 馈电 并网 瞬间 冲击 电流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无刷双馈电机并网瞬间冲击电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功率绕组三相相电流并对其进行abc/dq坐标变换后得到功率绕组电流d轴分量ipd和q轴分量ipq,并将其表述为矢量形式ip=ipd+jipq;
检测功率绕组三相线电压并将其转化为相电压,对相电压进行abc/dq坐标变换后得到功率绕组电压d轴分量upd和q轴分量upq,并将其表述为矢量形式up=upd+jupq;
S2、将功率绕组电流矢量ip、功率绕组电压矢量up和电机内部关系式将up表述为控制绕组电压矢量uc和功率绕组电流矢量ip之间的关系;
S3、无刷双馈电机采用内环PI控制器跟踪给定,根据电流内环控制原理,获得控制绕组电压矢量uc和控制绕组电流矢量ic之间的内环控制关系;
S4、将步骤S3所得控制绕组电压矢量uc带入S2中,最终得到up、ip和i*c之间的关系式;
S5、并网瞬间输出功率绕组电压发生突变,由功率绕组电压up变为电网电压ug,在控制绕组电流定向下控制绕组电流被始终控制为恒定值i*c,基于此在所述步骤S4的基础上解析出输出功率绕组电流的时域表达式;
S6、根据所得功率绕组电流时域表达式,可对并网瞬间因功率电压突变带来的功率绕组电流冲击进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双馈电机并网瞬间冲击电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通过在转子上安装码盘,获得电机转子的机械角速度Ωm;
S2-2、根据功率绕组极对数pp、控制绕组极对数pc、功率绕组的电流角频率ωp和转子机械角速度Ωm获得控制绕组电流角频率ωc:
S2-3、将控制绕组电流角频率ωc输入积分环节获得控制绕组电流角度,并将其变换到统一参考dq坐标系所需角度θc;
S2-4、检测控制绕组三相相电流ica、icb、icc并以θc作为坐标变换角,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控制绕组电流从静止abc坐标转换到统一参考dq坐标系后获得控制绕组电流d轴分量icd和q轴分量icq,将其表述为矢量形式ic=icd+jicq;
S2-5、根据步骤S2-3中控制绕组坐标变换角θc、转子位置角θr获得将功率绕组电流从静止abc坐标转换到统一参考dq坐标系所用变换角θp;
S2-6、检测功率绕组三相相电流ipa、ipb、ipc并以θp作为坐标变换角,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功率绕组电流从静止abc坐标转换到统一参考dq坐标系后获得功率绕组电流d轴分量ipd和q轴分量ipq,将其表述为矢量形式ip=ipd+jipq;
S2-7、将检测的功率绕组三相线电压upab、upbc、upca转化为相电压upa、upb、upc,并以θp作为坐标变换角,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功率绕组电流从静止ABC坐标转换到统一参考dq坐标系后获得功率绕组电压d轴分量upd和q轴分量upq,将其表述为矢量形式up=upd+jup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44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