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多种通信链路融合使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5782.3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2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林;高兆凡;陈欣;郑顺婷;陈敏;王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24/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何小星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多种 通信 融合 使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多种通信链路融合使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通信节点内设置自组网模组、卫星模组和蜂窝移动模组;通信节点确认自组网模组的工作状态;若自组网模组可用,则通过自组网模组传输数据至其他通信节点的自组网模组,否则判断数据量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若数据量超过第一阈值,则确认蜂窝移动模组的工作状态;若蜂窝移动模组的工作状态可用,则通过蜂窝移动模组传输数据至远程平台,否则本地存储所述数据直至蜂窝移动模组可用;若数据量不超过第一阈值,则通过卫星模组传输数据至远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多种通信链路融合使用的方法,属于电网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分布广泛,其中部分分布在人眼稀少,维护人员难以到达之处。需要通过通信终端定时或实时传输设备状态数据。目前市场上的通信终端大多设有一到三个通信方式,如广域网络使用的有线通信,地面蜂窝网络使用4G\5G,局域网通信使用wifi\蓝牙\lora等,卫星网络使用KA\KU\天通等不同卫星链路。上述通信方式各有利弊,如有线网络通信成本低能力强但建设成本高;地面蜂窝网络虽技术成熟但对于人烟稀少或野外来讲建设成本高无法做到无缝覆盖;局域网传输能力强资费低但覆盖范围小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卫星网络虽覆盖范围大但使用成本高。综上,存在部分电力设备处于上述通讯方式信号未覆盖地区或信号微弱地区,若均使用覆盖范围最大的卫星通信方式,则通信成本高昂。故需要一种控制多种通信链路融合使用的方法,保证数据可达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通信成本。
公告号为CN112349083B的专利《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多模式数据管理与通信系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多模式数据管理与通信系统,通过多种通信手段的互相备份以及在各个多模通信单元之间组建MESH网络,在多模通信单元与控制中心间组建星型网络,实现高可靠的数据通信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多种通信链路融合使用的方法适用于任何地区,即使在常用通讯方式失效地区,也能通过自组网模组完成数据传输,保障电力系统的通信能力。同时,根据各通讯模组的工作状态和数据量的大小,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通讯模组,降低通信资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多种通信链路融合使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通信节点内设置自组网模组、卫星模组和蜂窝移动模组;
通信节点确认自组网模组的工作状态;若自组网模组可用,则通过自组网模组传输数据至其他通信节点的自组网模组,否则判断数据量是否超过第一阈值;
若数据量超过第一阈值,则确认蜂窝移动模组的工作状态;若蜂窝移动模组的工作状态可用,则通过蜂窝移动模组传输数据至远程平台,否则本地存储所述数据直至蜂窝移动模组可用;
若数据量不超过第一阈值,则通过卫星模组传输数据至远程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节点在发送数据前,通过自组网模组向周边通信节点广播询问蜂窝移动通信信号值或卫星通信信号值,并通过自组网模组向蜂窝移动通信信号值最强或卫星通信信号值的通信节点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若数据量超过第一阈值,则向蜂窝移动通信信号值最强的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否则,向卫星通信信号值最强的通信节点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节点还设有有线通信模组,并通过所述有线通信模组与多个电力设备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节点内设有所连接的多个电力设备的优先顺序,根据所述优先顺序发送来自电力设备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节点设有其他通信节点自组网模组的优先顺序,若收到来自其他通信节点自组网模组发送的数据,按所述优先顺序转发来自其他通信节点自组网模组的数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