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7718.9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杨继斌;匡国冠;蓝後礼;王凯;李玉德;钟万才;黄晨曦;李娜;陈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站房建设指挥部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66;E02D3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杨国锋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桩帽 成形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包括:护筒本体,所述护筒本体包括:两个半圆壁体,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一侧铰接连接,一所述半圆壁体绕另一所述半圆壁体的一侧转动,以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围合成所述护筒本体;所述半圆壁体上还开设有检测洞口,所述半圆壁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覆盖所述检测洞口的覆盖件;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脱模剂层,所述脱模剂层涂覆在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内壁上。两个半圆壁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形成护筒本体,可在成形桩帽后,对其进行拆除,以便于循环利用,有些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桩帽成形器。
背景技术
桩帽是为了防止打入桩桩头被打坏而使用的一种施工设施,在桩基施工28d后,后施工在桩基的顶部,保护桩基在检测过程中不被破坏。在每个桩基施工项目中,都必须要做桩基的检测工作,其中高应变、抗压承载力两种检测方式需要做桩帽,以确保正式桩基在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规范,常规桩帽是采用钢护筒作为桩帽的圆模板,待桩帽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后,检测前进行气割切除,这种钢护筒用钢量较大,并且使用一次就只能作废,项目桩基数量越多,按规范抽检比例,项目对钢护筒的需求量也就越大,从而导致项目检测造价高、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同时也造成了大量钢材的浪费,不利于项目工期的推进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传统桩帽的施工工艺中,桩帽通常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冲击钻破桩头-桩头拔除-桩基原有钢筋调直-焊接、绑扎桩帽钢筋-套钢护筒-混凝土浇筑-护筒气焊切除-待检测达到时间进行检测。
冲击钻破桩头:桩头破除后截面凹凸不平,经常对桩基原有钢筋造成破坏(凿断),导致原有凿断的钢筋需要重新植筋,且凹凸不平的桩头截面外观质量差,不利于桩帽结合和检测结果。
桩头拔除:现工艺桩头拔除,通过挖机将冲击钻剥离的桩头进行提升、吊装,过程中会造成桩头侧翻,甚至压断或压弯圆周桩头钢筋,导致重新植筋,且外侧的凿除不能完全分离桩头与桩基的连接,在挖机提升、吊装过程中,会导致桩头中心存在较大下限或凸起,无法进行桩基检测或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套钢护筒:其一,钢护筒待检测结束后需要进行气割切除,用钢量大,且使用一次就只能作废,从而导致项目检测费用造价较高、施工周期长,同时也造成了大量钢材的浪费,不利于项目工期的推进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二,钢护筒的安装、调平全靠人工观感,没有保障措施,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桩帽的检测面是斜的,无法进行检测或对检测数据造成偏差影响,直接影响检测工期及数据的准确性。
传统工艺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的出现,都会造成长时间的返工时间,在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的同时,极大的滞后了项目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包括:
护筒本体,所述护筒本体包括:两个半圆壁体,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一侧铰接连接,一所述半圆壁体绕另一所述半圆壁体的一侧转动,以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围合成所述护筒本体;所述半圆壁体上还开设有检测洞口,所述半圆壁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覆盖所述检测洞口的覆盖件;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
脱模剂层,所述脱模剂层涂覆在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内壁上。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待敲击组,所述待敲击组包括两个待敲击凸起,所述两个待敲击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半圆壁体上,且所述两个待敲击凸起相互错位;所述待敲击凸起具有待敲击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待敲击组设置有至少一组,至少一组所述待敲击组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站房建设指挥部,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站房建设指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7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下一篇:OCS系统自动识别告警信号状态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