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尘性能的感烟探测器的流道结构及感烟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7861.8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0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肖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尘 性能 探测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尘性能的感烟探测器的流道结构,包括顶部设有倒圆台形凹槽的底壳、圆环形的上盖,底壳和上盖之间设有圆环形的隔尘板;隔尘板上沿周向间隔设有隔尘板通孔,隔尘板的上表面在外边缘延伸有挡尘部,隔尘板的下表面在外边缘向下并向外延伸有弧形的抵接部;底壳连接在隔尘板的下表面,上盖的底部沿周向设有与隔尘板相连接的并将多个隔尘板通孔间隔开的多个连接板,同时还公开了采用该流道结构的感烟探测器。该发明在保证探测器的感烟性能时,还具有防尘作用,减少探测器的误报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尘性能的感烟探测器的流道结构及感烟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光电感烟探测器主要是基于粒子光学Mie散射的原理利用光学迷宫检测烟雾颗粒的浓度,当烟雾颗粒的浓度达到报警阈值时探测器就会报警。由于光电感烟探测器本质上是探测粒子的光散射信号,而非烟雾粒子同样也可以引起光散射,如灰尘、水蒸气等,与烟雾粒子光散射原理一致。灰尘在日常环境中无处不在,尤其是在风沙较大的场所,由于灰尘在探测器迷宫内的积累常常会导致误报的现象。现今市场上的产品都是侧重于探测器的进烟性能,在结构上就尽可能地使得迷宫进烟部位保持畅通无阻,迷宫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这样虽然容易保证探测器的感烟性能,但是没有有效的防尘作用,容易灰尘积累,引起误报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性能的感烟探测器的流道结构及感烟探测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尘性能的感烟探测器的流道结构,包括顶部设有倒圆台形凹槽的底壳、圆环形的上盖,所述底壳和上盖之间设置有圆环形的隔尘板;所述隔尘板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隔尘板上下表面的隔尘板通孔,所述隔尘板的上表面在外边缘向上竖直延伸有绕隔尘板一周的挡尘部,所述隔尘板的下表面在外边缘向下并向外延伸有内凹的弧形的抵接部;所述底壳连接在隔尘板的下表面,所述上盖的底部沿周向设置有与隔尘板相连接的并将多个隔尘板通孔相互间隔开的多个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在底部的内边缘处竖直向下延伸有绕上盖内环一周的与挡尘部相对应的上盖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挡尘部的高度小于上盖挡板的高度,且两者的高度之和不大于上盖底部到隔尘板顶部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径向的长度不小于上盖的环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隔尘板通孔等间隔设置8个。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内壁上设有与连接板相对应的将底壳内壁分隔开的多个成倒直角梯形结构的底壳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底面设置有底壳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隔尘板通孔是扇形通孔。
一种具有防尘性能的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面设有容置槽的外壳、底部安装有迷宫的底座,所述外壳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壳通孔,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道结构,所述底壳的底部连接在容置槽的槽底,所述隔尘板和上盖匹配套设在迷宫外壁且隔尘板通孔与外壳通孔相对应设置,所述上盖的顶部连接在底座的底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在侧壁与容置槽的槽壁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将进烟流道进行了分层处理,上层为聚烟通道,下层为收烟通道,两个通道中形成烟雾的浓度梯度,使得烟雾能更好的进入迷宫,同时隔尘板又能对烟雾中的灰尘进行有效的降尘处理,防止较多灰尘随烟雾气流进入迷宫内部,避免了迷宫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在火灾烟雾顺利流入迷宫内,满足火灾灵敏度要求的同时还具有防尘作用,减少探测器的误报现象,使得探测器的探测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感烟探测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7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