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少量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8041.0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0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涛;刘进德;乔燕芳;金培武;张永军;刘森;张朋;韩静涛;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58;C21C7/00;C21D1/18;C21D1/28;C2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少量 合金 化槽帮 铸钢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多元少量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对添加铬、镍、钼等合金元素的常用的中碳槽帮铸钢ZG30MnSi提出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利用铬的固溶强化,以及铬与镍共存时可明显提高淬透性,且镍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可使材料保持较高韧性;同时,少量的钼可减弱含铬铸钢的回火脆性,并进一步提高其淬透性及抗回火稳定性的作用;以及利用熔炼时的夹杂物球化变质处理、热处理的正火、高温回火、调质技术来实现槽帮铸钢件的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按照上述成分及工艺方法处理,该槽帮铸钢件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200MPa、室温冲击韧性不低于65J/cm2,相对于ZG30MnSi,其耐磨损性能提高2.5倍以上,满足矿山冶金机械对耐磨损性能的高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少量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槽帮是刮板输送机的重要部件,服役时,槽帮承受着磨损、冲击、腐蚀等较为复杂的工况。随着高效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出现,对输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体现在对槽帮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常用的槽帮材料ZG30MnSi,难以满足这一更高要求,需要对铸造槽帮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热处理工艺进行适当调整设计,以获得更高强度、更高韧性、更加耐磨损的槽帮。
一般来讲,低合金化铸钢通过热处理工艺,可具有良好的强韧性组合,且随着对热处理工艺制度的调控,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低合金化铸钢的强度、塑性、韧性的配合,以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要求。
为此,本申请提出对常用槽帮材料ZG30MnSi进行多元少量的低合金化,即通过添加铬Cr、镍Ni、钼Mo等合金元素,并通过对熔炼、热处理等工艺过程的合理调控来制备出高淬透性、高强韧性、高耐磨性的多元少量的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以满足现代高效集约化生产模式对槽帮服役性能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提升刮板输送机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一种多元少量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铬Cr、镍Ni、钼Mo合金化元素的作用,以及结合熔炼时的夹杂物球化变质技术、热处理技术来实现多元少量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高淬透性、高强韧性,及其高耐磨损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多元少量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中碳槽帮铸钢ZG30MnSi加入铬Cr、镍Ni、钼Mo等金属进行多元少量低合金化;经电弧炉或感应炉熔炼时的夹杂物球化变质处理;以及正火、高温回火、调质处理来实现多元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高淬透性、高强韧、高耐磨;添加铬Cr、镍Ni、钼Mo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0.4%Mo;0.3~0.8%Cr;0.3~0.8%Ni;所述多元少量低合金化槽帮铸钢件,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25~0.32%;Si:0.60~0.90%;Mn:1.20~1.60%;P:≤0.010%;S:≤0.010%;Mo:0.2~0.4%;Cr:0.3~0.8%;Ni:0.3~0.8%;其余含量为Fe。
进一步地,所述电弧炉或感应炉熔炼时的夹杂物球化变质处理,是指钢水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成分在如上所述合金的范围内时,将熔炼的钢水出炉到钢包;当钢包内的钢水出钢浇注前,向钢包内喂入硅-钙-稀土包芯线进行夹杂物球化变质处理,其包芯线直径7~9mm,包芯线喂入量1.8~2.0kg/t,喂包芯线速度为1.9~2.1m/s;其中,硅-钙-稀土包芯线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30~40%;Ca:20~30%;RE:15~20%;其余含量为Fe;
进一步地,所述正火处理,其温度为960~1200℃,保温时间为50~80min/mm,空冷至室温。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回火处理,其温度为620~650℃,保温时间为13~17min/mm,1~3%NaCl的盐水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8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