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氮冻融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8341.9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顾天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恒信达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F25D23/00;F25D23/02;F25D23/06;F25D31/00;F25D29/00;F28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氮 冻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冻融机,包括保温箱体、第一冻结平板、第二冻结平板和液氮制冷与加热系统,保温箱体固定于支架上,保温箱体上端安装电控系统,保温箱体内腔分别安装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第一滑杆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之间安装第一冻结平板,第二滑块与第四滑块之间安装第二冻结平板,第一冻结平板和第二冻结平板,通过金属软管与液氮制冷与加热系统连接,本发明工作原理简单,总体造价成本低,维护简单,且最低工作温度低能达到‑150℃,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冻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冻融机。
背景技术
使用传统的覆叠式制冷压缩机组制冷,所能达到的最低温蒸发温度是有下限的,只能达到-80℃,制冷效果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冻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氮冻融机,包括保温箱体、第一冻结平板、第二冻结平板和液氮制冷与加热系统,所述保温箱体固定于支架上,所述保温箱体上端安装电控系统,所述保温箱体内腔分别安装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之间安装第一冻结平板,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四滑块之间安装第二冻结平板,所述第一冻结平板和所述第二冻结平板之间连接液氮制冷与加热系统。
优选的,所述液氮制冷与加热系统包括电加热系统、第一集油箱和第二集油箱,所述第一集油箱和第二集油箱之间安装S型液氮热交换器,且S型管道一端连接液氮进液管,另一端连接氮气出气管,所述电加热系统安装于第一集油箱和第二集油箱之间,且所述电加热系统安装于S型管道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冷油供液管和热油回液管,所述冷油供液管与泵体连接,所述泵体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出液管端部贯穿保温箱侧壁并伸入保温箱内部;所述热油回液管与第一集油箱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压紧气缸和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第一压紧气缸伸缩端连接第一冻结平板,所述第二压紧气缸伸缩端连接第二冻结平板。
优选的,所述保温箱一侧还铰接密封箱门。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制冷时,液氮通过液氮进液管,进入S型液氮热交换器内,与导热油进行热交换,将导热油冷却,液氮汽化成气态通过氮气出气管排出;
B、S型液氮热交换器能进行均匀制冷导热油,同时分别控制第一压紧气缸和第二压紧气缸工作;
C、第一压紧气缸和第二压紧气缸分别推动第一冻结平板和第二冻结平板动作,从而将袋装液态冻品压紧、压平整,进行冻结或解冻;
D、S型液氮热交换器内冷却导热油在冻结平板内冻结进行制冷;
E、需要解冻时,控制电加热系统对导热油进行加热,高温的导热油通过循环油泵,进行循环,进入冻结平板内与冻品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冻品进行解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作原理简单,总体造价成本低,维护简单,且最低温度低能达到-150℃,使用寿命长;其中,设置S型液氮热交换器,能够实现均匀制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液氮制冷与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温箱体1、第一冻结平板2、第二冻结平板3、支架4、电控系统5、第一滑杆6、第二滑杆7、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9、第三滑块10、第四滑块11、电加热系统12、第一集油箱13、第二集油箱14、S型液氮热交换器15、液氮进液管16、氮气出气管17、冷油供液管18、热油回液管19、泵体20、出液管21、第一压紧气缸22和第二压紧气缸2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恒信达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恒信达冷冻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8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