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离子液体的废旧轮胎裂解油芳烃多级抽提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9083.6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8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标华;张明鑫;于刚强;代成娜;徐瑞年;刘宁;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21/12 | 分类号: | C10G21/12;C10G21/28;C10G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液体 废旧 轮胎 裂解 芳烃 多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离子液体的废旧轮胎裂解油多级组合抽提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第一抽提塔(C1)、第二抽提塔(C2)、萃余液闪蒸罐(S1)、萃取液闪蒸罐(S2);
将待分离的废旧轮胎裂解油芳烃从下部送入第一抽提塔(C1),第一离子液体抽提溶剂(A1)从上部进料口送入第一抽提塔(C1),经过液相抽提,富含烯烃的抽余油从第一抽提塔(C1)顶部排出,第一抽提塔(C1)顶部设有管线与第二抽提塔(C2)下部相连,第二离子液体抽提溶剂(A2)从第二抽提塔(C2)塔顶抽提剂进料口进入第二抽提塔(C2);第二抽提塔(C2)上部设有管线与萃余液闪蒸罐(S1)相连,第二抽提塔(C2)抽出油从第二抽提塔(C2)上部进入萃余液闪蒸罐(S1);
第二抽提塔(C2)顶部设有管线与闪蒸罐(S1)中部连接,第二抽提塔(C2)顶部排出的抽余油在闪蒸罐(S1)进行闪蒸分离,非芳烃组分(包括烷烃、烯烃等)从萃余液闪蒸罐(S1)的顶部排出;第一抽提塔(C1)和第二抽提塔(C2)底部均设有管线与萃取液闪蒸罐(S2)的中部相连,第一抽提塔(C1)和第二抽提塔(C2)底部排出的抽出油均进入萃取液闪蒸罐(S2),在萃取液闪蒸罐(S2)进行闪蒸分离,芳烃组分(包括多环芳烃)从萃取液闪蒸罐(S2)的顶部排出;
萃余液闪蒸罐(S1)底部和萃取液闪蒸罐(S2)底部采用管路合并并分别与第一抽提塔(C1)上部进料口、第二抽提塔(C2)上部进料口连接,用于给第一抽提塔(C1)、第二抽提塔(C2)提供萃取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离子液体的废旧轮胎裂解油多级组合抽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需要,从萃余液闪蒸罐(S1)流出的非芳烃组分设有部分回流管线回流至第二抽提塔(C2)中下部,从萃余液闪蒸罐(S1)回流的管道与第二抽提塔(C2)的中下部相连,进行部分回流;萃取液闪蒸罐(S2)顶部流出的芳烃组分(包括多环芳烃)还设有部分回流管线回流至第一抽提塔(C1)中下部,从萃取液闪蒸罐(S2)回流的管道与第一抽提塔(C1)的中下部相连,进行部分回流。
3.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进行基于离子液体的溶剂多级组合抽提分离轮胎裂解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离子液体抽提溶剂(A1)从第一抽提塔(C1)塔顶进入第一抽提塔(C1),轮胎裂解油从第一抽提塔(C1)下部进入;经高效分离后,抽余油从第一抽提塔(C1)顶部排出进入第二抽提塔(C2)下部,富含离子液体的抽出油从第一抽提塔(C1)底部进入萃取液闪蒸罐(S2)中部;
(2)第二离子液体抽提溶剂(A2)从第二抽提塔(C2)的塔顶部进入第二抽提塔(C2),抽出油从第二抽提塔(C2)底部的进入萃取液闪蒸罐中部(S2),在萃取液闪蒸罐(S2)中进行高效分离后,芳烃(包括多环芳烃)在萃取液闪蒸罐(S2)的塔顶部得到,离子液体抽提剂在萃取液闪蒸罐(S2)的底部得到;
(3)第二抽提塔(C2)塔顶设有管线与萃余液闪蒸罐(S1)中部连接,第二抽提塔(C2)顶部排出的抽余油在此进行闪蒸分离,经过萃余液闪蒸罐(S1)高效分离后,非芳烃(烷烃、烯烃等)在萃余液闪蒸罐(S1)顶部获得,离子液体抽提溶剂在萃余液闪蒸罐(S1)底部获得;
(4)萃余液闪蒸罐(S1)和萃取液闪蒸罐(S2)底部得到的离子液体抽提溶剂在物流出口混成一体,之后分别与第一抽提塔(C1)和第二抽提塔(C2)的塔顶抽提剂进料口连接用于离子液体抽提剂的循环利用。
(5)从萃余液闪蒸罐(S1)和萃取液闪蒸罐(S2)顶部流出的芳烃组分(包括多环芳烃)和非芳烃组分还设有部分回流管线,从萃取液闪蒸罐(S2)回流的管道(D1)与第一抽提塔(C1)的中下部相连,进行部分回流;从萃余液闪蒸罐(S1)回流的管道(D2)与第二抽提塔(C2)的中下部相连,进行部分回流。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萃余液闪蒸罐(S1)和萃取液闪蒸罐(S2)顶部流出非芳烃成分和芳烃成分进行部分回流,则回流量与系统采出量的质量比为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90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