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9372.6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9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晨雨;吴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镭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1D5/12;G01D11/24;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浙江修源律师事务所 33445 | 代理人: | 杨馨雨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传感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支架,支架左侧连接有第一PCB板,其上侧连接有第二PCB板,其下侧开设有间隔开的光接收部容纳区和光投射容纳区;第二PCB板上分别电性连接有光接收元件和光投射元件,光接收部容纳区内设有光接收透镜,光投射容纳区内设有光投射透镜;外壳的下侧设置有透光区;外壳外设有贯穿至外壳内并与第一PCB板或第二PCB板电性连接的电缆。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支架,其减少了组件数量,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有效的降低了材料及人工成本;光接收元件外围布置有屏蔽罩,其目的提高光接收元件的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处理通路和处理元件两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以光电效应为基础,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效应是指用光照射某一物体,可以看作是一连串带有一定能量为的光子轰击在这个物体上,此时光子能量就传递给电子,并且是一个光子的全部能量一次性地被一个电子所吸收,电子得到光子传递的能量后其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受光照射的物体产生相应的电效应。
现有的光电传感器存在缺点,主要在于整体体积较大,其壳体内部设有支架与接收透镜,支架与接收透镜一一适配,不同的接收透镜对应地使用相应的支架,支架不能通用或共用,不仅制造成本增加,而且增加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电传感器,通过优化壳体内支架结构,采用共用支架适配不同的接收透镜,组装方便,适应性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光电传感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左侧连接有第一PCB板,其上侧连接有第二PCB板,其下侧开设有间隔开的光接收部容纳区和光投射容纳区,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电性连接;第二PCB板上分别电性连接有光接收元件和光投射元件,且所述光接收元件、光投射元件分别对应朝向光接收部容纳区和光投射容纳区的底部;光接收部容纳区内设有光接收透镜,光投射容纳区内设有光投射透镜;外壳的下侧设置有透光区;外壳外设有贯穿至外壳内并与第一PCB板或第二PCB板电性连接的电缆;光接收透镜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沿,光投射透镜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沿,光接收部容纳区前侧和后侧的槽壁上对应开设有第一连接口,光投射容纳区前侧和后侧的槽壁上对应开设有第二连接口,光接收透镜置入于光接收部容纳区内,经其两侧的第一连接沿卡入对应位置的第一连接口内,所述光投射透镜置入于光投射容纳区内,经其两侧的第二连接沿卡入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内设开口朝上的容纳槽,容纳槽左侧的前槽面与后槽面之间纵向相对开设有PCB板导入槽,所述支架由上至下置入于容纳槽内,第一PCB板的前侧沿和后侧沿分别对应滑入PCB板导入槽,盖体盖设于壳体上,其上设有线缆通过孔,线缆通过孔内穿设有线扣,所述电缆经线扣贯穿至壳体内。
进一步地,容纳槽内右侧设有限位挂钩,支架由上至下置入容纳槽内,其右侧经限位挂钩与支架右侧开设的限位扣扣接。
进一步地,支架的上端前侧与后侧相对之间设置有倒扣,第二PCB板扣入并连接于两侧倒扣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PCB板的光接收元件外围布置有屏蔽罩,且屏蔽罩上与光接收元件的光线接收端对应位置开设有透光孔。
进一步地,屏蔽罩包括上罩和下罩,下罩与支架连接,所述第二PCB板置于支架上侧,上罩置于第二PCB板上侧,其与下罩焊接连接构成包围第二PCB板上光接收元件的罩体结构,其中透光孔设置于下罩上。
进一步地,第一PCB板上呈上、下分布有两个电位器旋转槽,外壳左侧设有两个分别与各电位器旋转槽位置对应的旋钮安装孔,旋钮安装孔内分别设有旋钮,且各旋钮的旋入端分别与对应的电位器旋转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镭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镭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9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