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电驱动的旋翼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1049.2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漆明净;申威;冷佳明;刘志伟;闫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U50/19 | 分类号: | B64U50/19;B64U10/80;B64D27/24;H02N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龚子雄;刘亚竹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电 驱动 动力 系统 | ||
1.一种基于静电驱动的旋翼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子部件(300),其包括与高压直流电源连接的正电极(35)和负电极(36),正电极(35)和负电极(36)之间形成静电场;
转子部件(200),其位于静子部件(300)内,转子部件(200)包括旋翼组件及导电片(27);
其中,转子部件(200)的导电片(27)能够从静子部件(300)的正电极(35)或负电极(36)的获取电荷,从而转子部件(200)被静子部件(300)旋转驱动;正电极(35)和负电极(36)均为多个,且在静子部件(300)周向上交叉分布;
静子部件(300)还包括:
上支撑框(31),其包括上圆环及连接到上圆环的上导线杆(33);
下支撑框(32),其包括下圆环及连接到下圆环的下导线杆(34);
其中,上支撑框(31)与下支撑框(32)通过沿周向上布置的多个竖直梁连接,竖直梁作为正电极(35)和负电极(36)在周向上交叉分布在上圆环与下圆环之间,正电极(35)通过上导线杆(33)与高压直流电源正极电连接,负电极(36)通过下导线杆(34)与高压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
转子部件(200)还包括:
框架组件,其能够转动并至少部分位于静子部件(300)内;
导电片(27),所述导电片(27)为多个且分布在框架组件周向外侧,并能够经过正电极(35)和负电极(36)的电晕区;
旋翼组件,其与框架组件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驱动的旋翼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静子部件(300)还包括:
每个正电极(35)都对应连接一个上导线杆(33),上导线杆(33)放射状布置在上圆环内,且所有的上导线杆(33)电连接在一起,由一个正电极(35)通过正极连线(37)与高压直流电源正极电连接;
每个负电极(36)都对应连接一个下导线杆(34),下导线杆(34)放射状布置在下圆环内,且所有的下导线杆(34)电连接在一起,由一个负电极(36)通过负极连线(38)与高压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静电驱动的旋翼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静子部件(300)还包括:
正极连线(37)与负极连线(38)分别连接在相邻的正电极(35)和负电极(3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驱动的旋翼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框架组件还包括:
外框,其包括环形的第一外框架(21)和环形的第二外框架(22),导电片(27)位于第一外框架(21)和第二外框架(22)之间;
内框,其包括环形的第一内框架(24)和环形的第二内框架(25);
连杆(23),所述连杆(23)连接外框和内框;
旋翼组件,其被固定在外框和内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静电驱动的旋翼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刷(39),所述电刷(39)位于正电极(35),负电极(36)和/或导电片(27)上,并能够将电极与导电片(27)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静电驱动的旋翼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电刷(39)还包括:
电刷(39)为银丝并位于电极上,其悬臂端径向向内与导电片(27)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0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械锁
- 下一篇: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