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双口杯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1307.7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骆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孝民 |
主分类号: | B28B1/02 | 分类号: | B28B1/02;B28B11/00;B28B11/04;B28B11/24;C04B35/14;C04B35/622;A47G19/22;C03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3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口杯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陶瓷双口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通过工具将瓷石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杂质,并将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S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空心底足杯形状,制作完成后,晾晒至半干;
S3、印坯:将两个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用压胚机挤压成型,然后脱模,将两个脱模后的杯体,用泥浆底部足对足对接,并在对接处开不少于一个便于排气的小孔;
S4、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晾晒时长为1-3天;
S5、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S6、施釉:采用喷釉方法对杯体进行施釉,可以多次喷釉、以进行多釉色的施釉,并且能够获得较厚的釉层;
S7、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中,将匣钵送入窑中进行烧制;
S8、绘制:用釉下颜料在胚体上绘制图案画面,然后上釉进窑高温烧制;
S9、出窑:经釉烧后出窑,再进行检验、分级、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当杯底部足为实心时无需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釉料配方比例为:石英27%、长石24%、氧化铝27%、膨润土1.5%、滑石1.5%、氧化硅10%、紫木节5%、碱干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烧制温度为1200℃-1600℃,烧制时长为8h-40h,且采用松木或液化气进行烧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烘烧温度为20℃-1040℃,烘烧时长为2h-18h,烘烧工分为三个阶段:干燥阶段:烘烧温度为20℃-400℃,升温速度为50-100℃/小时;氧化阶段:烘烧温度为400℃-900℃,升温速度为60-90℃/小时;还原阶段:烘烧温度为900℃-1040℃,升温速度为30-60℃/小时。
6.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方法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挤压装置,所述空气挤压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且位于支撑台的上侧安装有锤压机构,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回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压机构包括安装罩和矩形框,所述安装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动盘,所述带动盘的一侧偏心设置有凸轴,所述矩形框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罩的内部,所述凸轴的一端贯穿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贯穿安装罩的底部,所述连接臂位于安装罩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推机构包括四个回推板、滑杆和滑臂,所述回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臂,所述滑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耳固定于所述支撑台的顶部,所述L形固定臂的一端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L形固定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带动绳,所述滑臂固定于所述支撑台的底部,所述滑臂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带动绳与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罩内壁的一侧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固定筒且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发条,所述发条的外侧端与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所述发条的内侧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条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瓷双口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绳,所述传动绳的一端通过导向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臂的一侧且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带动板,所述带动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孝民,未经骆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3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