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冲压车间的安全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3592.6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0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名;田楷;黄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20/52;G06Q10/04;G06Q50/04;G08B21/02;G08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舒淼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冲压 车间 安全管理 系统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压车间的安全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车间安全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双目相机采集单元,部署在冲压车间的安全门上方,用于通过内置的双目相机对进出安全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并将人员的识别结果发送至数据统计单元;数据统计单元,用于将识别结果进行实时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发送至联动单元;联动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结果生成联动指令,并将联动指令发送至冲压车间的报警设备以及安全门中进行联动;显示单元,用于识别结果、统计结果以及联动结果。该系统利用双目相机对进出安全门的人员进行识别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控制冲压车间的安全门以及报警设备,实现了车间人员与冲压设备的联动,提高车间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冲压车间的安全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大型冲压设备作为大型零件的压制工具,需要将其设置在封闭的车间中,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冲压车间内部是不允许有人员在场的。现有技术中对于车间人员的管理停留在报警指示的过程,即:冲压设备工作前会进行报警,车间人员接收到报警后再走出车间。一旦车间人员没有走出车间,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见,现有的车间人员管理过程缺少有效的人员监控手段,并缺少车间人员与冲压设备工作时的联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压车间的安全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系统利用双目相机对进出安全门的人员进行识别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控制冲压车间的安全门以及报警设备,实现了车间人员与冲压设备的联动,提高车间人员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压车间的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统计单元,以及与数据统计单元相连接的双目相机采集单元、联动单元以及显示单元;
其中,双目相机采集单元部署在冲压车间的安全门上方,用于通过内置的双目相机对进出安全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并将人员的识别结果发送至数据统计单元;
数据统计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识别结果进行实时统计,并将人员的统计结果发送至联动单元;
联动单元,用于根据已接收到的统计结果生成联动指令,并将联动指令发送至冲压车间的报警设备以及安全门中进行联动;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双目相机采集设备的识别结果;还用于显示数据统计单元中的统计结果;还用于显示联动单元的联动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双目相机采集单元,包括:人体关键点特征提取单元以及人体关键点位置提取单元;
人体关键点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对双目相机中的视频流中包含的人体关键点进行提取;其中,人体关键点为人体中自由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关节区域;
人体关键点位置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已获取的人体关键点以及预设参考区域之间位置关系,确定人体关键点的相对位置坐标;其中,预设参考区域为双目相机的拍摄视角中包含的固定物体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双目相机采集单元,还包括:姿态检测模块;
姿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人体关键点位置提取单元得到的人体关键点的相对位置坐标,确定进出安全门的人员的姿态;其中,姿态至少包括:站立、探头、伸手上述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统计单元,包括:人员计数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
其中,人员计数单元,用于根据人员的识别结果,统计人员从安全门进入的人数以及从安全门离开的人数;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识别结果进行实时统计时,对人员从安全门进入的人数以及从安全门离开的人数进行临时保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联动单元,包括:报警联动单元和安全门联动单元;
其中,报警联动单元,用于根据已接收到的统计结果生成报警联动指令,并将报警联动指令发送至报警设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3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