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3926.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强;崔亚萍;孙晓森;徐梦雅;张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澳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4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废水 生化 过程 有效 停留 时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活性污泥、纸浆加入待测废水中,得到混合水样,然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反应,定时采取混合水样,通过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或瓦氏呼吸仪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COD值最小时,厌氧生化效果最佳,此时最小COD值所对应的天数即为HRTe;通过Ka值的大小及COD值的大小判断厌氧生化效果,Ka值最小时,即厌氧生化反应的速率降至最低,所对应的天数即为HRTe。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可避免错误预判导致投资浪费或废水处理效果不佳,测试所用装置组装简单或可通过购买得到,测量结果较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制药废水通常含有大量有机物溶媒物质,成分复杂,富含有杀菌抑菌的组分,且属于高盐废水,因此,往往具有生物毒性,生物降解困难,因此对于制药废水的生化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制药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化法及各种组合工艺等,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制药厂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其中厌氧生化技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其优势在于可承受较高有机负荷率(OLR),污泥产量少,运行成本低,可回收沼气,充分体现了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且厌氧处理技术是废水生化工艺中的第一个环节,是生化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厌氧生化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生化处理的效果与排放水质能否达标。
但废水厌氧生化工艺存在一些缺点,如停留时间(HRT)长、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效率低,对于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底物的类型、浓度、温度、pH以及OLR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生物反应器中厌氧消化的性能。然而废水厌氧生化工艺中,停留时间(HRT)是十分重要的工艺参数,HRT参数的取值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污水站的投资与排放水质。但是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HRT的大小基本上是依据设计者的工程经验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厌氧生化单元的HRT=5~7天,难降解废水有的则可能取HRT=20天以上,没有达到合适的HRT,将影响进入后续的好氧处理。另一方面,厌氧生化的停留时间的长短实际上取决于废水的水质特性与于化学耗氧量(COD)、总氮(TN)及总磷(TP)负荷的高低,简单凭经验取值往往难以得到优化的设计参数,若HRT取值偏小,导致废水厌氧生化不充分,后续的生化单元效果不佳,甚至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或者HRT取值偏大,造成投资上的浪费,甚至厌氧生化效果也并不佳。这样的案例在工程案例中为数不少。因此,通过研究提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污水站厌氧单元最优化的HRT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最优化的HRT基于最优工艺环境参数。
现有技术中,专利CN 109437395 A公开了一种快速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滤池高效产甲烷的装置和运行方法,该方法根据滤池沿程COD浓度及中间产物VFA浓度变化优化水力停留时间(HRT),根据测定的数据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测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此研究是对于已经建成的厌氧反应器中进行HRT优化,对厌氧生化工程的设计无法给出相应的指导,因此,提出一种科学的装置及测定来确定污水站厌氧单元最优化的HRT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避免建好的不合适工程所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水力停留时间预判不准确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或水处理效果不佳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活性污泥、纸浆加入待测废水中,得到混合水样,然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反应,定时采取混合水样,通过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或瓦氏呼吸仪测定废水厌氧生化过程有效停留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污泥、纸浆以及待测废水的添加量之比为(2~7)g:(2~7)g:(0.08~2)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澳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澳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3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