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溪流性鱼类养殖方法及其可拆卸式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15123.8 申请日: 2021-11-25
公开(公告)号: CN114081001A 公开(公告)日: 2022-02-25
发明(设计)人: 姜建湖;郭建林;陈建明;张海琪;孙丽慧;李倩;高令梅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A01K61/85;A01K63/00;A01K63/04
代理公司: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代理人: 汤荷芬
地址: 313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溪流 鱼类 养殖 方法 及其 可拆卸 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溪流性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溪流性鱼类养殖的可拆卸式装置及其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养殖池:池底下预埋PVC管作为排污管,池底设置排污口,采用PVC管进行控水,使若干支撑板拼接形成养殖区,在养殖区内铺设帆布;S2:尾水处理:在养殖区的底部设置排污区;S3:调控养殖水环境:养殖水深60~80cm,pH值7.5~8.5,溶解氧大于5mg/L;S4:苗种的选择:鱼苗来自人工繁育苗种,选择体质健壮、体表无伤、规格在1克/尾以上的夏花苗种进行放养,养殖前用高锰酸钾浸泡后入池;S5:投喂:待鱼苗饥饿2~3天后再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优势在于无需土地硬化、不需要破坏耕作层,安装和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溪流性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溪流性鱼类养殖的可拆卸式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溪流性鱼类多为小型鱼类,天然水域中常栖息于流水环境,性成熟发育需水流刺激,产卵繁殖也多在激流水体中进行,其中光唇鱼俗名石斑鱼、属鲤形目,鲤科,鱼巴亚科,光唇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生活于山涧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为溪流性名贵经济鱼类,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专利公开号为CN207803214U的鱼类养殖水净化装置及鱼类养殖系统,包括收集桶和去氨组件,其中,收集桶包括直筒和与直筒的下端连接的倒锥形筒,倒锥形筒的下锥端设置有排口,鱼类养殖水能够沿收集桶的内壁由上至下运动,以使养殖水内的鱼类排泄物沉淀至所述排口排出,去氨组件与直筒连接,用于去除直筒内已去除鱼类排泄物的养殖水中的氨气,能够使初始含氨和排泄物的养殖水净化,得到无氨且无排泄物的可二次利用水,该可二次利用水可返输送回鱼类养殖池,或可做其他用处。

上述现有技术仍存在缺陷,即养殖区域固定,难以对其进行拆装,当部分鱼发病容易影响全部鱼的健康生长,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而且发明人发现至少还存在如下问题:

1.当前溪流性鱼类传统养殖中多采用水泥池流水养殖,需要进行土地硬化,并且容易破坏耕作层,在当前的土地和环保政策下,该模式推广越来越难;

2.当前溪流性鱼类养殖由于难以调节养殖池内的PH值,而PH偏酸容易使溪流性鱼类得卵甲藻病;

3.溪流性鱼类多数为高耗氧性鱼类,容易因缺氧引起死亡,另因为单缸养殖,需要单独投喂,劳动力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溪流性鱼类养殖的可拆卸式装置及其养殖方法,目前市场上对于溪流性鱼类的人工养殖技术尚不完善,养殖设施也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养殖区域固定,难以对其进行拆装,当部分鱼发病容易影响全部鱼的健康生长,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溪流性鱼类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养殖池:池底下预埋PVC管作为排污管,以此为圆心,利用周边泥土挖成锅底形,中心到池边的夹角为6度至8度,用于排污,池底设置排污口,采用PVC管进行控水,在池底边缘将可拆卸式装置中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进行组装,使若干支撑板拼接形成养殖区,在养殖区内铺设帆布,并在养殖区内安装控水管;

S2:尾水处理:在养殖区的底部设置排污区,储存溪流性鱼类养殖后产生的脏物,排污区的深度为20-40cm,并在排污区内安装排污管;

S3:调控养殖水环境:养殖水深60~80cm,pH值7.5~8.5,溶解氧大于5mg/L;

S3-1:PH调节:在蓄水池或者总进水口设置pH调节桶,pH调节桶内设置有自动搅拌装置,在pH调节桶里加生石灰,启动自动搅拌装置将生石灰溶解在pH调节桶内,通过定时器和水泵控制将生石灰上清液定时加入到蓄水池或者总进水口中;

S3-2:氧气调节:在养殖区设置自动增氧装置;

S4:苗种的选择:鱼苗来自人工繁育苗种,选择体质健壮、体表无伤、规格在1克/尾以上的夏花苗种进行放养,养殖前用高锰酸钾浸泡后入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