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5165.1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1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夏红伟;徐力;陈雷;任霄汉;张蕾;杨必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董玉娇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焚烧 锅炉 热效率 在线 计算方法 | ||
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方法,涉及生活垃圾焚烧锅炉节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准确获得带外置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利用采集的数据获取排烟热损失热量Q2、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热量Q3、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热量Q4、锅炉散热损失Q5、灰渣物理热损失热量Q6和输入热量Qin,再利用采集的数据Q2、Q3、Q4、Q5、Q6和Qin,求取锅炉热效率η′;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平台通过迭代算法对锅炉热效率η′进行修正,从而获得修正后的锅炉热效率η′,最终完成对锅炉热效率的在线计算。本发明主要用于对锅炉热效率进行在线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焚烧锅炉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是由多种废弃物组成的混合物,成分十分复杂。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主要方式。其中,焚烧适用于处理有较高热值的垃圾,具有减量化程度高、处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
生活垃圾焚烧锅炉是一种将生活垃圾作为燃料、以焚烧的方式将其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热能或电能的承压类特种设备。作为锅炉安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热效率的常态化精准测试将会是其未来能耗考核和节能增效的根本基础,目的在于提升锅炉系统经济运行水平,符合当前夯实锅炉使用单位节能主体责任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开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的新局面。
但是,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热效率的常态化精准测试在落地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空气预热器通常是外置式的,其加热空气的热量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来源于锅筒的饱和蒸汽,一个是来源于汽轮机的抽汽。其中,外置式蒸汽空气预热器可简称为空预器。
首先,生活垃圾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是锅炉热效率计算的基础。现实中生活垃圾会根据入厂时间先后顺序,在垃圾库房内分区域堆放并发酵超过48小时,以脱除水分提高热值,完成从入厂垃圾到入炉垃圾的转变。因此,垃圾库房内会充斥着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渗滤液,使得入炉垃圾的取样过程极为困难且难以常态化,因此亟需一种稳定、准确且具备可行性的入炉垃圾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手段。
其次,由于锅炉热效率测试所需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灰和渣的可燃物含量分析都需要先现场采样、后实验室处理,所以锅炉热效率测试的结果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能实时反映锅炉运行水平和燃料利用情况,也无法及时反馈锅炉运行人员的各项操作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加上测试的周期是两年一次,具有明显的离线化和间断化特点,更加不利于锅炉使用单位掌握锅炉经济运行水平和制定切实有效的节能措施,因此,如何实时准确的获得带外置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这一点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准确获得带外置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方法。
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是基于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系统实现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为带外置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所述计算系统包括DCS数据采集系统、在线烟气测量及数据记录系统、在线燃料/灰/渣成分分析系统和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平台;
该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DCS数据采集系统、在线烟气测量及数据记录系统和在线燃料/灰/渣成分分析系统对锅炉本体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送至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山东大学,未经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