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胀式离合器内套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5413.2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董小曼;姜文凯;陈玉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圣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5 | 分类号: | F16D1/05;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1 | 代理人: | 刘巡 |
地址: | 321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胀式离合器内套,包括法兰主体内侧设有一圈凸缘,所述法兰主体右侧内壁处以及凸缘内壁处设有锥面,本发明具有有效减少传动部件弯曲变形,降低传动噪声与跳动,减轻承载轴承机械应力,提高传动效率,消除窜动与振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胀式离合器内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利用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但是电动机与后续的减速装置或电动机与减速器做成一体化后,与后续的传动装置连接方式是利用花键,而花键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熟、成本低廉等明显优点,在传动领域尤其是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触及不到的空间里无可比拟。但花键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因为装配与拆卸方便的需要,花键轴与花键套属于间隙配合,即齿顶与齿侧处都有间隙。这在传动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滞后,在汽车上应用时表现为振动与窜动,外加异响,影响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传统的动力与减速器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花键结构。通用花键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熟、费用低廉等特点,但在动力传动过程中,由于花键齿侧的配合具有一定的侧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动力来自于电动机,且电动机电枢惯性较小,而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中,由于工况的变化比较频繁,作为传动主动方的电动机输出轴和作为被动方的变速器输入轴会频繁地变换主被动传动关系,具有侧隙的花键传动会导致传动不连续,前后有明显地窜动,极大地影响汽车舒适性,且该前后窜动会不断地加大花键的侧隙,导致配合关系愈加恶化,尤其对于自身质量较大且总功率较大的新能源客车,该前后窜动更加明显,设计新型的动力传动连接装置更为迫切。
目前,双锥面胀式法兰在结构、制造工艺和材料上还具以下几处缺点:1、双锥面胀式法兰的系列化,针对不同的车型,设定预期的参数要求,如传递功率、最大扭矩等,对双锥面法兰进行结构方面的优化,使之能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避免过大浪费、过小不足的情况发生;2、双锥面胀式法兰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对双锥面胀式法兰的性能有根本性的影响,包含法兰的设计指标的满足、法兰的使用变形、法兰的使用寿命、法兰的失效型式、法兰的加工方法等,优化法兰材料,增加强度,减少变形,方便成形与加工,甚至于减少法兰的尺寸,都是需要研究的方面;3、双锥面胀式法兰的加工工艺:双锥面胀式法兰应用与比较恶劣的工作场合,转速高,传递扭矩,且扭矩传递方向频繁变化导致机械应力产生交变,为了避免因为双锥面胀式法兰自身产生的振动,要求法兰整体必须具有质量均匀,动不平衡量小,配合零件同轴度高等,这些要求对法兰的加工工装和加工工艺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4、双锥面胀式法兰的极限测试:双锥面胀式法兰是动力传递的关键总成,工作环境恶劣,操作空间较小,转速高,一旦失效,不仅是传递扭矩的损失,也可能导致其他部件的冲击损坏,因此对双锥面胀式法兰必须进行严苛的试验,确保应用中不出现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减少传动部件弯曲变形,降低传动噪声与跳动,减轻承载轴承机械应力,提高传动效率,消除窜动与振动的胀式离合器内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胀式离合器内套,包括法兰主体,所述法兰主体内侧设有一圈凸缘,所述法兰主体右侧内壁处以及凸缘内壁处设有锥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法兰主体右侧内壁处以及凸缘内壁处的锥面从内往外扩,且角度为1-10°最佳方案为10°,法兰主体保证内孔与胀套外锥的同心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法兰主体左侧端开设有豁口,同理,胀套内也设有豁口,采用螺栓拧紧后,两连接锥面以及胀套与电动机输出轴轴的连接柱面可以更好地贴合,贴合面积超过总面积的85%,使电动机输出轴、胀套、法兰主体、变速器输入轴有效连接成一个整体,能提高传动效率,消除窜动与振动,加强了新能源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圣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圣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化床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锥面胀套豁口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