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7807.1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向微微;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25/63 | 分类号: | G10L25/63;G10L25/30;G10L25/03;G10L25/24;G16H20/70;G06Q50/20;H04N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宋硕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系统 | ||
一种智能家校系统,包括:家校沟通模块,用于进行语音、视频通话;语音识别模块,对语音进行情感识别,并输出语音识别结果;问题建议库,具有学生阶段生理、心理、学习方面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其中,当问题建议库不包含语音识别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时,将该问题及建议进行提取、保存;当问题建议库包含语音识别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时,问题建议库通过家校沟通模块显示相应的建议。以此,可以辅助完成家校沟通的整个过程,使家校沟通更加流畅,减少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家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家校协同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家校沟通问题,而家校沟通又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沟通效率低,教师和家长在沟通中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以至于沟通满意度不高;第二:沟通的情感体验差,由于教师和家长不能很好地观察双方的表情变化,及时识别对方的情绪,尤其是对彼此的消极情绪的发生发展无法精准识别,致使沟通过程可能产生矛盾,影响双方沟通的情绪体验。
在家校协同问题中还存在一个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快速地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筛查和干预。我国当前家校心理健康领域,主要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量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学校家长和教师众多,而专职的学校心理工作者却非常少,即使了解到学生和家长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也很难做到一对一地对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干预。并且,这种形式也使我们忽视了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而教师是与青少年最直接接触的群体,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对于青少年他们可能不再是“园丁”,而变成“伐木者”。目前市面存在的心理测评系统主要是让用户自己选择相关的量表进行测评,可能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用户不一定能选择真正适宜自己症状的量表。
因此,亟需一种智能家校系统,以能辅助完成家校沟通的整个过程,使家校沟通更加流畅,减少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可以弥补专业知识的缺乏,有效快速地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筛查和干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校系统,以能辅助完成家校沟通的整个过程,使家校沟通更加流畅,减少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家校系统,包括:家校沟通模块,用于进行语音、视频通话;语音识别模块,对语音进行情感识别,并输出语音识别结果;问题建议库,具有学生阶段生理、心理、学习方面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其中,当问题建议库不包含语音识别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时,将该问题及建议进行提取、保存;当问题建议库包含语音识别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时,问题建议库通过家校沟通模块显示相应的建议。
采用如上系统,可通过家校沟通模块实现教师与家长或学生的在线语音、视频交流;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对交流双方的语音进行情感识别,并输出语音识别结果;问题建议库根据语音识别结果将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提取、保存,以丰富问题建议库;当语音识别结果中包含语音识别结果中的问题时,通过家校沟通模块提供相应的建议。以此,可以辅助完成家校沟通的整个过程,避免或减少家长提出问题,而老师我无法提供专业的解答情况,使家校沟通更加流畅,减少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
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心理测评模块,可根据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输出的识别结果判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测评量表供用户填写。
采用如上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模块输出的识别结果判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测评量表供用户填写,从而更为准确地对用户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判断。以此,可以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判断,弥补教师心理专业知识的不足。
本发明优选,所述心理测评模块可根据用户填写的心理测评量表的结果判断用户具体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防护视频。
采用如上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心理问题提供合适的心理防护视频,以对用户进行疏导,有利于用户加深对自己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帮助用户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7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