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8005.2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7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喜群;毛华;李拥福;王丰;孔冠荀;马骏;韩国龙;蒋程;张树民;秦永保;汤强;何玉龙;杨洲;马鑫;孙滨;孙泽;文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安全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安全监测数据以及监测对象,并判定在所述检测对象中是否存在有具有安全隐患的安全监测数据;若是,则在预设的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标记;若否,则继续工作;基于在预设的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标记的目标监测对象,获得待显示模型;基于获得的待显示模型,将其发送至显示器并进行显示。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BIM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本质安全化安全管理,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危险源众多,因此,安全事故频发。传统的安全监测通常是人工进行的,往往存在监管松懈、安全隐患提示不及时的问题,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依旧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监测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获取安全监测数据以及监测对象,并判定在所述检测对象中是否存在有具有安全隐患的安全监测数据;
若是,则在预设的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标记;
若否,则继续工作;
步骤2:基于在预设的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标记的目标监测对象,获得待显示模型;
步骤3:基于获得的待显示模型,将其发送至显示器并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对所有所述目标监测对象进行安全隐患等级划分,获得每个目标监测对象的安全隐患等级;
基于获得的每个目标监测对象的安全隐患等级,在预设的建筑信息模型中对所有所述目标监测对象进行标记,获得待显示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每个所述目标监测对象,生成安全报警信息并确定出与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安全管理终端,将所述安全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安全管理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安全判定数据为第一视频,所述监测对象为第一监测区域,
针对每条第一视频,获得所述第一视频中所有作业人员的当前作业行为;
基于获得的当前作业行为,判断所述作业人员是否具有执行当前作业行为的作业权限;
若所述作业人员不具有所述作业权限,则将所述作业人员所在的第一监测区域作为具有安全隐患的目标监测对象。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安全监测数据为第二视频,所述监测对象为第二监测区域,
针对每条第二视频,获得所述第二视频中所有工程车辆的车辆信息;
基于获得的车辆信息,判断所述工程车辆是否存在违规行驶行为;
若所述工程车辆存在违规行驶行为,则将所述工程车辆所在的第二监测区域作为具有安全隐患的目标监测对象。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安全判定数据为位移数据,所述监测对象为深基坑或塔吊,
针对每个深基坑或塔吊,判断所述深基坑或塔吊对应的位移数据是否大于预设位移阈值;
若所述深基坑或塔吊的位移数据大于所述预设位移阈值,则将所述深基坑或塔吊作为具有安全隐患的目标监测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8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