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电路和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8641.5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3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钟颖;李波;张聪;胡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H05B45/345;H05B45/3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电路 发光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光电路和发光装置。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端、开关模块以及恒流模块。其中,输入端用于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与输入端电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发光模块电连接,开关模块用于接收调制信号,并根据调制信号反复导通或断开输入端和发光模块之间的电连接,从而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发光模块的电流的占空比。恒流模块串联于发光模块所在的回路中,恒流模块用于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发光模块的电流的幅值。本申请通过开关模块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发光模块的电流的占空比,以达到调光目的,能够实现在低亮度要求下对发光模块的精细调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光电路和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照明领域,LED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的光源产品,正在逐渐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大功率LED一般采用恒流电源供电。
目前市面上的调光电路通常采用恒流驱动芯片对LED进行调光,通过调整输入驱动芯片的模拟电压信号的幅度或PWM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改变电流幅值,从而实现对LED亮度的调节。然而,为了保证驱动芯片能够稳定工作,驱动芯片内部需要设置可靠的启动点,这就使得LED电流幅值不能低于启动点对应的幅值,通常为最大电流的1%左右。因此,现有的调光电路在LED亮度要求低的情况下无法对亮度进行精细的调节,使得LED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的调光电路在发光模块亮度要求低的情况下无法对亮度进行精细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调光电路和发光装置,所述调光电路在输入端和发光模块之间设置开关模块,使所述开关模块基于调制信号调节电源模块输入的电流的占空比,从而使得对发光模块的电流的调节不再受限于驱动芯片启动点,进而能够实现发光模块在低亮度要求下的精细调光。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光电路,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端、开关模块以及恒流模块。其中,所述输入端用于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输入的电流。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发光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调制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信号反复导通或断开所述输入端和所述发光模块之间的电连接,从而调节所述电源模块输入到所述发光模块的电流的占空比。所述恒流模块串联于所述发光模块所在的回路中,所述恒流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电源模块输入到所述发光模块的电流的幅值。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所述调光电路还包括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正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恒流模块用于与所述负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恒流模块还分别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恒流模块用于对所述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检测以获得第一电压信号,对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的电压进行检测以获得第二电压信号,以及至少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调节所述电源模块输入到所述发光模块的电流的幅值。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流模块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输入引脚,与所述输入端电连接,并用于对所述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检测引脚,与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并用于对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的电压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控制信号输入引脚,用于接收使能信号;输出引脚,用于与所述发光模块的负极连接端电连接;以及接地引脚,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响应于所述使能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反复导通或断开所述输出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反复导通或断开所述发光模块的负极连接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的电连接,并实现将所述电源模块输入到所述发光模块的电流的幅值调节至预设电流幅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8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