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2177.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华;高强;孙增田;王睿;李强;于文龙;胡海波;白文举;李元;郭聚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E02D27/00;E02D27/01;E02D27/1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徐丽娜;刘春成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容性 预留 车辆段 物业 开发 周期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全周期结构包括一期结构和二期结构,一期结构包括车辆段大库和预留洞口,二期结构包括建筑筏板和高层建筑。其中,预留洞口的外侧为车辆段大库,预留洞口的底部建有建筑基础及垫层;二期的建筑筏板及高层建筑依次建于预留的建筑基础之上。靠近洞口边车辆段大库布置单线跨,小扁柱、单桩及冠梁等,且与高层建筑及其基础完全脱开。该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可在高层建筑的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灵活包容性高,高层建筑与大库呈独立的结构抗震计算单元,可开发建筑面积大幅提升,同时具备节约用地,施工方便,避免沉降不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车辆段是地铁车辆停放、检查、整备、运用和修理的管理中心所在地,根据使用功能及规模不同,其占地面积通常多达300-500亩。为了节约土地资源,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从全局规划的土地利用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也是在当前国内外交通规划、建设中得到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建设模式。
地铁车辆段TOD项目一期盖板下大库用来停车或检修维护地铁列车作为地铁的功能用房,一期盖板上用来开发建造住宅、商业办公楼、学校、停车库等建筑物业。由于地铁车辆段一般处在地铁线路的末端,位于城市的相对偏远处,地铁大库建造通常早于一期盖板上的物业开发约数年,地铁通车运营后给城市偏远区域带来交通红利,开发商才进入进行车辆段盖上的物业开发。前期建造一期盖板下结构时就必须全盘考虑盖上建筑布置并做好相应的结构预留。然而,前期的建筑户型预测往往难以满足数年后市场需求,因此,通常只能保证建筑楼位、层数、建筑长宽轮廓基本不变,但是需要建筑户型灵活可调。目前,车辆段TOD项目的结构形式有全转换形式(盖上建筑通过盖板转换层转换完全不落地),部分转换形式(盖上建筑通过转换层部分转换,电梯核心筒落地),全落地形式(盖上建筑全部落地)。全转换或部分转换方案因为结构抗震设防要求高,超限审查严,建筑高度受限且转换梁柱受力复杂建造成本高,导致部分地区项目综合收益不高。现有的全落地形式虽建筑高度高成本低,但是要求建筑户型确定并与车辆段大库同步建造到大库盖板高度后期方可实施,户型固定存在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而陷入滞销的巨大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传统落地高层建筑预留方案中建筑户型必须确定的缺陷,以及节约日益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该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为落地高层建筑户型后期可灵活调整的结构预留方案及后期高层建筑的建设方案,该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能够在高层建筑的建筑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高层建筑的建设不影响地铁车辆停车、运维等正常运营,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可灵活调整,并能够使车辆段大库与高层建筑形成独立的结构抗震计算单元,受力体系明确,高层建筑高度不受转换结构的限制,可开发建造的建筑面积大幅提升,节约日益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所述全周期结构包括一期结构和二期结构,所述一期结构包括车辆段大库和预留洞口,所述二期结构包括建筑筏板和高层建筑,其中,所述预留洞口的外侧为所述车辆段大库,所述车辆段大库用于存放地铁车辆,所述预留洞口的底部施工有建筑基础,所述建筑基础用于施工高层建筑,所述建筑基础包括若干建筑桩基和筏板垫层,所述筏板垫层设置在若干所述建筑桩基之间;所述建筑筏板设置在所述筏板垫层的上方,所述高层建筑的剪力墙设置在所述建筑筏板的上方,所述建筑基础为所述高层建筑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2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