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2790.9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0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伍海滨;王逸宁;余多贤;胡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6;B21J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耿苑 |
地址: | 6217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锻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锻造方法,包括:将电渣钢锭加热后进行锻制,得到径锻坯料;将所述径锻坯料进行加热后锻制成材,得到棒材;将所述棒材冷却。本发明通过控制快锻机预留变形量、径锻节奏、坯料保温时间、径锻各道次变形量及锻后冷却方式,有效解决晶粒粗大、晶粒度不均匀的组织问题和超声波探伤不合格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锻造方法,具体为一种18-8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锻造方法,用于锻制晶粒细小、组织均匀的高品质锻材。
背景技术
18-8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是以高合金成分18%Cr-8%Ni命名的系列牌号,常用0-1Cr18Ni9、0-1Cr18Ni9Ti系列,在其基础上添加W、Mn、Nb、N等元素的演变0Cr18Ni11Nb、00Cr18Ni10N、2Cr18Ni8W2、1Cr18Mn8Ni5N等系列钢种。该系列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和成型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可焊接性能,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化工等领域。
晶粒粗大、尺寸不均匀是18-8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常见的组织缺陷,而晶粒度对超声波探伤质量影响较大。一般地,当晶粒尺寸较大时,超声波探伤时会发生底波衰减甚至消失的情况;当晶粒尺寸不均匀时,超声波探伤时会出现杂波反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锻造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锻造后得到的产品避免了晶粒粗大、晶粒度不均匀的组织问题和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锻造方法,包括:
将电渣钢锭一次加热后进行一次锻制,得到径锻坯料;
将所述径锻坯料进行二次加热后进行二次锻制成材,得到棒材;
将所述棒材冷却。
优选的,所述一次加热的温度为1150~1200℃;保温时间为2~5小时。
优选的,所述一次锻制过程中镦粗后的高度为0.4~0.6H0,H0为电渣钢锭的初始高度。
优选的,所述二次加热的温度为1120~1180℃;保温时间为1.5~4小时。
优选的,所述冷却的方法为空冷。
优选的,所述二次锻制包括三道次锻造。
优选的,所述三道次锻造过程中第一道次锻造的变形量为8~15%。
优选的,所述三道次锻造过程中第二道次锻造的变形量为20~40%。
优选的,所述三道次锻造过程中第三次锻造的变形量为2~5%。
优选的,所述二次锻制过程中出料控制在3~5支/小时。
高品质航空用18-8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对于显微组织、超声波探伤质量要求极高;现有的45/50MN快锻机和18MN径锻机属先进装备,拥有生产该系列钢种的装备优势;本发明采用45/50MN快锻机开坯+18MN径锻机成材的工艺路线,通过控制45/50MN快锻机预留变形量、18MN径锻机生产节奏、坯料保温时间、径锻各道次变形量等,能有效解决晶粒粗大、晶粒度不均匀的组织问题,生产出显微组织和超声波探伤均满足用户要求的高品质18-8系列奥氏体不锈钢锻材。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品质航空用18-8系列奥氏体不锈钢需求量会逐步增加,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的金相组织图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产品的金相组织图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产品的金相组织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2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厂标准预埋件自动化计算方法
- 下一篇:插头半自动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