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喉衬内型面退移量、碳化层厚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3429.8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9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健;蔡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喉衬内型面退移量 碳化 厚度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喉衬内型面退移量、碳化层厚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装置包括:碳连接杆以及碳纤维薄壳套筒;碳连接杆设置于待测量的喷管喉衬的中心位置;碳连接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长度不一的圆柱孔;碳连接杆的外部依次设置碳纤维薄壳套筒。本申请对现有装置进行简单改进,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申请利用了碳材料在碳化后具有导电性这一特性,对碳化层的实时厚度进行测量,具有创新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烧蚀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喉衬内型面退移量、碳化层厚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喷管在工作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喉衬将面临急剧升高的温度、压力作用以及气流的冲蚀以及粒子流的剥蚀等复杂情况。为了减少喷管的质量,同时兼顾良好的隔热性能,大型发动机喷管的喉衬常常采用碳碳材料作为抗烧蚀材料。喉衬在工作时在高温以及燃气和粒子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会导致喉衬内型面退移以及碳化。其中内型面退移会改变喷管的喉径,因此对发动机的推力、燃烧室压强等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碳化会导致喉衬材料的密度发生改变、让吼衬内部产生孔隙对喉衬的强度以及导热性能产生影响。因此能够准确测量喉衬的烧蚀量和碳化层厚度对喷管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对喉衬烧蚀量的测量,目前采用两种主要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喉衬的不同深度位置嵌入金属丝,通过不同位置处的电流的通断来判断是否烧蚀到固定位置。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同深度位置处设置热电偶,由于烧蚀作用使得热电偶熔断、碳化层具有导电性使得电路短路。两种情况都通过测量电路输出烧蚀信号。
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只能对烧蚀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是燃面退移量和碳化层厚度之和,无法具体区分燃面退移量和碳化层厚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喉衬内型面退移量、碳化层厚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可用于解决无法具体区分燃面退移量和碳化层厚度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喉衬内型面退移量、碳化层厚度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碳连接杆以及碳纤维薄壳套筒;
所述碳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待测量的喷管喉衬的中心位置;
所述碳连接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长度不一的圆柱孔;
所述碳连接杆的外部依次设置所述碳纤维薄壳套筒。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圆柱孔按照长度呈阶梯状分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碳纤维薄壳套筒包括三层薄壳套筒,每两层薄壳套筒之间缠绕有卡马镍铬电阻丝,分别为内圈卡马镍铬电阻丝以及外圈卡马镍铬电阻丝。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碳连接杆内部设置有光纤;所述光纤穿过紧固螺钉中心孔,缝隙中填充有填充剂;
所述光纤外接光电二极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两层卡马镍铬电阻丝分别连接测量导线;
所述测量导线与第一外接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外接检测电路设置有恒流电源以及电压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喉衬内型面退移量的测量方法,所述喉衬内型面退移量的测量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圆柱孔分别对应的内型面退移量;
依次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将所述圆柱孔接至外接输出电路上,直至出现电信号,将出现电信号的目标圆柱孔对应的内型面退移量作为目标内型面退移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碳化层厚度的测量方法,所述碳化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测量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