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食品添加剂中多糖及糖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5412.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清燕;杜建侠;李红;荣沙沙;卢会珍;莫秀芳;万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兴发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0;G01N30/32;G01N30/34;G01N30/64;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食品添加剂 多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食品添加剂中糖及糖醇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本发明采用积分脉冲安培‑离子色谱法,通过改变检测条件,研究影响组分分离的实验因素,建立一次性同时检测甜味剂中糖及糖醇(山梨糖醇、海藻糖、麦芽糖醇、葡萄糖、蔗糖、甘露糖醇、果糖)的方法,解决了对食品添加剂中多组分准确分析的技术难题,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实现了多类别多组分的同时分析,对食品添加剂成分检测做出重要的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中糖及糖醇的检测,具体为一种快速测定食品添加剂中多糖及糖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添加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食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食品安全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食品进行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食品质量的重要途经。其中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糖醇是糖类的醛基或酮基被还原成羟基而形成的物质,主要是由对应的糖反应生成的甜味剂,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具有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作用。醇类是分子中含有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烃基的化合物,许多醇类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有些醇类具有一定的毒性。糖类、糖醇类组分的检测是分析化学领域的难点,也是分析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必须在食品标签标注食品的糖含量。
甜味剂中糖及糖醇的含量直接影响甜味剂的品质。当前糖类及糖醇的主要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酶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等。气相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但前处理步骤复杂,定量不够准确。液相色谱法,具有准确、选择性好的特点,但灵敏度低。酶电极法,一般仅对一种糖类进行检测,专一性好,但是检测效率不高。离子色谱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是一种新型多组分同时检测的理想方法。
目前,人们对于甜味剂中糖及糖醇同时检测的方法虽然有研究,但在目前资料库中所能检索到的仅仅是对某一类组分(如单纯的糖类或醇类)或者同时检测的组分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因此,研究并建立一种适用性强、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多种糖及糖醇同时检测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食品添加剂中多糖及糖醇的方法,采用积分脉冲安培-离子色谱法,优化前处理检测方法,通过对组分分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了一次性同时检测甜味剂中7种糖类及糖醇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实现了快速分析和绿色分析,解决了糖及糖醇多组分同时分析的技术问题,适合用于检测甜味剂中糖及糖醇的测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品添加剂中多糖及糖醇的检测方法,所述食品添加剂为甜味剂,其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一、混合标准溶液的配置:
将山梨糖醇、海藻糖、麦芽糖醇、葡萄糖、蔗糖、甘露糖醇、果糖的标准溶液按需要配置混合标准储备液;
步骤二、待测样品前处理:
取甜味剂待检样品0.100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超纯水约50mL,混匀静置10min,采用0.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稀释液pH值至7.0~8.5,将其全部转移至500mL 容量瓶中,采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15min,取10.0mL溶液,先过0.22um 滤膜,收集后段清液,待检测。
步骤三、离子色谱条件及多级梯度淋洗条件:
分析柱:CarboPacPA20(3×150mm);
保护柱:CarboPacPA20(3×30mm);
工作电极:Gold;
参比电极:AgCl电极
流动相:A:200mmol/L NaOH溶液,B:超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兴发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兴发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5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