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舰船甲板的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和甲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5859.3 | 申请日: | 202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明;韩正君;马健;李鲤;冯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3/48 | 分类号: | B63B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圣冬冬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舰船 甲板 金属 板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舰船甲板用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由上面板、纵向布置I型芯材、横向I型芯材及下面板组成。各组成部分材料均为常规船用钢或舰用钢,采用激光焊接而成。I型金属夹芯甲板上下面板主要为长方型,长约1000mm~5000mm宽约1000mm~4000mm,纵向I型芯板,纵向布置,间距约为50~150mm;横向I型芯板,横向布置,间距约为500~1500mm;上下面板间距离约40~150mm。为了便于后续大拼接规模制造,纵向及横向芯材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伸出或缩进方式布置。上述的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与T型材及连接结构等外部结构采用激光复合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可靠的方式焊接形成舰船用甲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舰船船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舰船甲板的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和甲板结构。
背景技术
无论是军船还是民船,基于常规板筋结构设计的舰船结构重量占整船比例较大,制约了舰船装载能力及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保证舰船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为舰船结构减重是舰船结构设计的重要目标。水面舰船甲板、平台等是舰船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主承力结构。基于常规板筋的舰船甲板结构,主要包括甲板板、球扁钢及T型材等。甲板结构是根据舰船具体部位,运用规范,结合具体载荷进行设计。经过舰船结构领域多年的设计实践及优化,舰船传统板筋结构,在载荷相同的情况下,其承载能力及结构重量很难有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型结构型式对其减重,是舰船结构减重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舰船主承力甲板,轻型,承载能力强,并便于施工的新型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舰船甲板的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包括上面板、纵向布置的I型芯材及与纵向I型芯材交叉布置的横向I型芯材、下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上下面板、芯板等各组成部分材料均为常规船用钢或舰船用钢。
进一步地,所述I型金属夹芯甲板结构各组成部分采用激光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I型金属夹芯甲板上下面板主要为长方形,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采用其他形状。上下面板通常长约1000mm~5000mm,宽约1000mm~4000mm;上下面板厚约2-6mm,纵向I型芯板,纵向布置,间距约为50~150mm;横向I型芯板,横向布置,间距约为400~1500mm;上下面板间距离约20~150mm。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后续大拼接规模制造,纵向及横向芯材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伸出或缩进方式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采用激光焊接而成,外部和T型材、连接结构及其他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之间的拼接采用激光复合焊、激光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可靠的方式进行焊接。
本发明的激光焊接的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承载能力强、重量轻的优点,较常规板筋结构在承载能力相同的情况下,重量可以减轻15%,还便于后续大规模拼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I型金属夹芯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I型金属夹芯板上面板和下面板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纵向I型芯板;
图4为本发明横向I型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改变原板架结构的构架体系,将传统船体板架中板及球扁钢,改变为金属夹层结构,使其达到减重承载的双重目标。金属夹层板上下面板及芯材等主要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5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