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拌合站用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的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7390.7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毕玉峰;董光彬;庄伟;陈赛;陈昊;侯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山东明宇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9 | 代理人: | 张永辉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拌合站用 高分子 聚合物 胶结 供料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拌合站用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的供料装置,包括支架、倾斜设置在支架上的传送机构,支架上且传送机构上方设置有移动车,传送机构与移动车可分离式的连接,移动车沿着支架倾斜向上或向下滑动;还包括设置在支架顶端的螺旋送料机构,螺旋送料机构与料桶可拆卸连接,螺旋送料机构下方设置承料转运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拌合站用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的供料装置,能够对拌合站中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进行定量供料,适用于一定黏度范围的高分子聚合物供料,将集料的供料与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桶的升降定位结合在一起,具有可更换安装可拆卸的多功能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拌合站用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的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主要路面结构形式,然而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车辙、裂缝和松散剥落等病害,同时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燃气资源,并产生粉尘、烟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如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等替代沥青作为胶结料,集料和胶结料在常温下拌合,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料实现生产、运输和压实整个施工过程的节能环保,极大地减少施工能耗,同时此类路面铺装材料具有优异的高低温稳定性、抗疲劳特性和动态力学特性,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大幅减少养护维修频率与费用。
目前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料生产多采用现场拌合装置,存在拌合产能低、拌合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影响了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料的推广应用。沥青拌合站是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线,可实现混合料生产数据在线监控、出厂数据实时检测及生产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完成混合料生产过程监管。因此,采用沥青拌合站进行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料生产,可以有效保证混合料生产质量和产能,满足工程应用需要,但是由于高分子聚合物的特性不同于沥青,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分子聚合物在常温下为液态,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材料加热,可直接上料与集料拌合制备聚合物混合料,沥青储存及其供料装置并不适用于高分子聚合物,一是因为高分子聚合物和沥青之间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管道堵塞,二是若进行沥青的储存及供料工作,需进行大量清洗工作,费时费力;
(2)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料性能优异,但成本较高,多应用于长大纵坡、道路交叉口和钢桥面铺装等特殊工况,所以聚合物混合料每次需求量少,应用场所分散,开发大型固定储存及供料装置投入费用较高,使用频率有限;
(3)需要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高分子聚合物的配方调整,因此高分子聚合物的黏度变化较大,常规乳化沥青和沥青的泵送计量装置又无法满足较宽的黏度阈值需求。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拌合站用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的供料装置,在沥青拌合站实现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料的高效和高质量生产,同时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供料装置的拆装,实现与不同拌合站的对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拌合站用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的供料装置,解决了如何对拌合站中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进行定量供料的技术问题,适用于一定黏度范围的高分子聚合物供料,同时还能进行沥青混合料的供料过程,将集料的供料与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桶的升降定位结合在一起,具有可更换安装可拆卸的多功能特点。
一种拌合站用高分子聚合物胶结料的供料装置,包括支架、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传送机构,所述支架上且所述传送机构上方设置有移动车,所述传送机构与移动车可分离式的连接,所述移动车沿着所述支架倾斜向上或向下滑动,所述移动车上设置料桶,所述料桶内设置液态的高分子聚合物;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顶端的螺旋送料机构,所述螺旋送料机构与所述料桶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旋送料机构下方设置承料转运组件,所述承料转运组件可上下运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端部,所述承料转运组件下方设置有称量系统。
所述螺旋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软管、设置在所述送料软管一端的硬质管、设置在所述送料软管内的软轴、设置在所述软轴外侧的螺旋叶片,所述送料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7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