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9663.1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4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余胜;曹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25 | 分类号: | G02F1/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调制器 相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脊型波导;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分别位于所述脊型波导的两侧;
P型掺杂区包括P型重掺区和P型轻掺区;所述P型重掺区位于所述脊型波导的边界区域,所述P型轻掺区位于所述脊型波导的核心区域;
N型掺杂区包括N型重掺区和N型轻掺区;所述N型重掺区位于所述脊型波导的边界区域,所述N型轻掺区位于所述脊型波导的核心区域;
所述P型重掺区包括第一P型重掺区、第二P型重掺区和第三P型重掺区;所述N型重掺区包括第一N型重掺区、第二N型重掺区和第三N型重掺区;
所述第一P型重掺区位于所述P型轻掺区远离所述N型掺杂区的一侧,所述第二P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三P型重掺区分别位于所述P型轻掺区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第一N型重掺区位于所述N型轻掺区远离所述P型掺杂区的一侧,所述第二N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三N型重掺区分别位于所述N型轻掺区的顶部和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轻掺区和所述N型轻掺区位于所述P型重掺区和所述N型重掺区共同形成的包围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二N型重掺区之间存在预设间隙,所述第三P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三N型重掺区之间存在预设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型重掺区、所述第二P型重掺区、所述第三P型重掺区和所述P型轻掺区的掺杂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二P型重掺区,第一P型重掺区,第三P型重掺区,P型轻掺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型重掺区、所述第二N型重掺区、所述第三N型重掺区和所述N型轻掺区的掺杂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二N型重掺区,第一N型重掺区,第三N型重掺区,N型轻掺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型重掺区、所述第二P型重掺区、所述第三P型重掺区、所述第一N型重掺区、所述第二N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三N型重掺区中的一项或多项为非均匀掺杂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型重掺区、所述第二P型重掺区、所述第三P型重掺区、所述第一N型重掺区、所述第二N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三N型重掺区的区域范围包括从脊型波导的实际边界开始向内缩至少20nm。
8.一种制备高速硅光调制器相移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离子注入掺杂,将P型重掺区和N型重掺区设置在脊型波导的边界区域,将P型轻掺区和N型轻掺区设置在脊型波导的核心区域;
其中,所述P型重掺区包括第一P型重掺区、第二P型重掺区和第三P型重掺区;所述N型重掺区包括第一N型重掺区、第二N型重掺区和第三N型重掺区;
所述第一P型重掺区位于所述P型轻掺区远离N型掺杂区的一侧,所述第二P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三P型重掺区分别位于所述P型轻掺区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第一N型重掺区位于所述N型轻掺区远离P型掺杂区的一侧,所述第二N型重掺区和所述第三N型重掺区分别位于所述N型轻掺区的顶部和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96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