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1799.6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3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军;刘祥希;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5/20;H05B47/11;H05B47/165;B61D2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三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41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全自动 无人驾驶 车辆 智能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照明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司机室内的多个司机室顶灯、客室内的多个客室照明灯和贯通道区域的多个贯通道灯,司机室顶灯、客室照明灯和贯通道灯中分别包含有驱动模块一、驱动模块二和驱动模块三,司机室内安装有感光探测器一,贯通区域和客室中均安装有感光探测器二,所述客室中安装有调光控制器,感光探测器一和感光探测器二均与调光控制器之间弱电连接,驱动模块一、驱动模块二和驱动模块三均与调光控制器之间弱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对照明系统控制逻辑进行改进,能够在全自动无人驾驶的环境下,通过控制灯珠的供电来实现不同乘车环境下的光照需求,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轨车辆照明系统车内照明主要由司机进行控制,同时一般仅限于开光以及单照度调节。根据现有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自动化驾驶已成为主流趋势。
而对于如何对照明系统控制逻辑进行改进,以实现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精确的调节不同乘车环境下的光照,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目前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照明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司机室内的多个司机室顶灯、客室内的多个客室照明灯和贯通道区域的多个贯通道灯,司机室顶灯、客室照明灯和贯通道灯中分别包含有驱动模块一、驱动模块二和驱动模块三,司机室内安装有感光探测器一,贯通区域和客室中均安装有感光探测器二,所述客室中安装有调光控制器,感光探测器一和感光探测器二均与调光控制器之间弱电连接,驱动模块一、驱动模块二和驱动模块三均与调光控制器之间弱电连接,调光控制器通过改变灯具内的两种灯珠工作电压的占空比对色温和亮度进行调节。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具内的两种灯珠分别为冷色温灯珠和暖色温灯珠,冷色温灯珠和暖色温灯珠的色温分别为6500K和3000K。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光控制器上设置有软件操作界面,软件操作界面上分为全天操作界面和四季操作界面,全天操作界面上分为早、中、晚调节区、四季操作界面分为春、夏、秋、冬调节区,每个调节区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调光控制器的调节钮。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客室照明灯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且客室照明灯可通过485信号向调光控制器反馈驱动电源是否故障。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贯通道灯及司机室顶灯均为分散供电,所述驱动模块一和驱动模块三的规格一致,驱动模块一和驱动模块三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灯具亮度的拔码开关。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客室照明灯作为主照明安装在每节车厢内,贯通道灯为贯通道区域提供照明,司机室顶灯为司机台及司机室区域提供照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应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照明系统,本发明通过对照明系统控制逻辑进行改进,能够在全自动无人驾驶的环境下,通过控制灯珠的供电来实现不同乘车环境下的光照需求,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具体的通过软件设置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以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光照强度和色温高低,可通过调光调色控制器进行自动调节,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
此外,照明控制不再由司机进行操作进行,可通过调光调色控制器以及对应的软件进行自动化操控,精确的判断当前所需的色温与光强。
另外,通过自动化控制,能够在外界光照强度高时降低光照强度,外界光照强度低时提升光照强度,可以得到较好的恒照度控制效果,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1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长寿命光伏电缆(60年)
- 下一篇:一种区块链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