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除及检测支原体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1840.X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晓;胡清云;刘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亚大丰晖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N5/071;C12Q1/689;C12Q1/686;C12R1/35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王琼琦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检测 支原体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及检测支原体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0.5%‑1%加替沙星的pH 5.0‑7.0的Opti‑MEM溶液、0.5%‑1%泰利霉素、0.5%‑1%米诺环素。该试剂盒可以更快和更有效地清除支原体;且针对多种支原体,利用支原体碱基序列的特异性,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检测出是否含有支原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及检测支原体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仅为0.2-0.3um,无细胞壁,可透过一般过滤膜(0.22-0.45um)的原核生物,革兰染色为阴性,但不易着色,一般用Giemsa染色,染成淡紫色。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亦可以出芽方式繁殖,分枝形成丝状后断裂呈球杆状颗粒。大部分支原体繁殖速度比细菌慢,适宜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8-8.0。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典型的“荷包蛋”状菌落。支原体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敏感。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达到63%,因而细胞培养过程中被支原体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细胞(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后,细胞内的DNA、RNA及蛋白表达发生改变,而细胞的生长率一般并未发生显著的影响,因而细胞被支原体污染一般难以察觉。
细胞株若受到细菌、真菌、支原体、或是特定病毒等之污染时,会严重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而细菌、真菌等之微生物污染时,较易自培养基等的外观变化察觉。但是若受到支原体之污染时,细胞之外观较无明显变化,但是其污染会造成细胞之生长速率缓慢、细胞产生病变之型态改变等变化。
目前去除支原体的方法是利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及其一些衍生物药品一种或几种药物混合来达到清除支原体的效果。但存在两个主要缺点:一,支原体清除周期长,不能完全清除;二,支原体检测特异性差,速度慢,正确率低。
由于支原体种类繁多,故需要选用有针对性的广谱抗生素进行联合用药,进行酸处理来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抑制。
加替沙星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以支原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双股DNA 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DNA的不可逆损害,而使支原体不再分裂,与前三代药物相比在结构上修饰结构中引入8-甲氧基,增强了药物作用,并且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佳;泰利霉素属于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不可逆的结合到核糖体50S亚基上,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前两代相比抗菌谱更广,疗效更好;米诺环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能特异性地与支原体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并且米诺环素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抗菌作用最强的品种;三种药物联合作用在支原体上,使支原体无法繁殖,去除支原体。
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以有效清除支原体并能快速准确检测支原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除及检测支原体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可以更快和更有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除支原体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0.5%-1%加替沙星的pH 5.0-7.0 的Opti-MEM溶液、0.5%-1%泰利霉素、0.5%-1%米诺环素。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包括0.5%-1%加替沙星的pH 6.0的Opti-MEM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包括1%泰利霉素。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包括1%米诺环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亚大丰晖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亚大丰晖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1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