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接闪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2512.1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松;张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寅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乐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30 | 代理人: | 周冬霞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风电叶片接闪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一(2)和轨道二(3),轨道一(2)和轨道二(3)对称安装于风电叶片的一侧,轨道一(2)和轨道二(3)分别通过螺栓或胶水内嵌式安装于风电叶片内,所述的轨道一(2)和轨道二(3)内均安装有接闪装置,所述的接闪装置包括滑块(1),所述的滑块(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1-2)和接闪针一(1-3),所述的滑块(1)的上下两侧设有缓冲块(1-1),所述的滑块(1)的正面还设有接闪针二(1-4),所述的滑块(1)与接闪针一(1-3)之间通过固定件(1-5)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轨道一(2)和轨道二(3)均设有滑道(2-1),所述的挡板(1-2)固定在滑道(2-1)内上下滑动,所述的轨道一(2)和轨道二(3)的上部和下部均安装有弹性缓冲装置,所述的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底面板(4-6)、侧面板(4-2)、前面板(4-7)、后面板(4-8)、顶板(4-5),底面板(4-6)、侧面板(4-2)、前面板(4-7)和后面板(4-8)焊接形成的一个框体(4),所述的侧面板(4-2)的内侧设有凹槽(4-5-2),所述的顶板(4-5)的两侧设有凸起(4-5-1),所述的凸起(4-5-1)卡合在凹槽(4-5-2)内上下滑动,所述的缓冲块(1-1)的下部与顶板(4-5)相接触,所述的缓冲块(1-1)贴合在轨道一(2)上并随着滑块(1)上下运动,所述的顶板(4-5)上设有一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套有一组固定杆(4-3),所述的固定杆(4-3)上套有弹簧(4-4),所述的固定杆(4-3)的下部与底面板(4-6)相焊接,所述的后面板(4-8)通过螺栓(4-1)固定嵌入风电叶片内,所述的凹槽(4-5-2)上通过固定件(6)固定,所述的轨道一(2)和轨道二(3)之间通过接闪器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的接闪器底座(5)与电缆(7)连接,电缆(7)接地形成接闪系统,所述的轨道一(2)或轨道二(3)上设有一组防滑纹(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接闪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一(2)、轨道二(3)、挡板(1-2)、接闪针一(1-3)、缓冲块(1-1)、接闪针二(1-4)、接闪器底座(5)和弹性缓冲装置的材料均为导电合金材料做成。
3.一种风电叶片接闪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风电叶片(8)的两侧分别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接闪器系统;
步骤二):将风电叶片的一侧开设有对称的条状槽用于嵌入轨道一(2)和轨道二(3)并通过固定件将轨道一(2)和轨道二(3)固定于条状槽内,然后再将接闪装置固定安装于轨道一(2)和轨道二(3)内,并在轨道一(2)和轨道二(3)的二端开设有固定槽,在固定槽内固定安装弹性缓冲装置;
步骤三):将轨道一(2)或轨道(3)的其中一个轨道表面打磨使其表面粗糙,从而使轨道一(2)和轨道二(3)的接闪装置的上下滑动的速度不同,达到更好地引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寅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寅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25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