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抗氧化功能的耐辐射玫瑰考克氏菌RP1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2637.4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7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曼曼;纪凯华;刘强;徐畅;柳杨;王津晗;孙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M1/02;C12M1/00;A23L33/135;A61K35/74;A61P39/06;A61P39/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氧化 功能 辐射 玫瑰 考克氏菌 rp1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氧化功能的耐辐射玫瑰考克氏菌RP1及其设备。本发明分离得到的玫瑰考克氏菌RP1于2020年8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0420,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DNA损伤修复能力,可以作为一个基因工程改造的功能菌株,高表达具有应用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也可以将其抗氧化的优良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优良抗逆性状的生物体。通过对该菌株中的高效抗氧化物质进行鉴定和开发,也有助于功能食品和辐射防护药物的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抗氧化功能的耐辐射玫瑰考克氏菌RP1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核工业和肿瘤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遭受辐射损伤的潜在风险日益增加,对于辐射损伤的预防和治疗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电离辐射可直接导致 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损伤,也会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核酸、蛋白质、脂类等产生持续性的间接氧化损害。
微生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具有远高于人类的耐辐射能力。筛选具有强大抗氧化性能的耐辐射细菌,研究其DNA损伤修复能力和抗辐射机制,有利于新型辐射防护药物的开发,从而可减小高危人群暴露于电离辐射环境引起的副作用,也可减少电离辐射对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此外,耐辐射细菌也是一类具有重要开发和利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可应用于辐射污染地区的环境修复、抗逆农作物的培育和核废料的生物处理等。
目前报道的具有抗辐射能力的微生物有Deinococcus sp.,Halobacterium sp.和Bacillus sp.等属中的某些种,其中耐辐射奇球菌R1(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1)是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耐辐射细菌,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考克氏菌属 (Kocuriasp.)是最新从微球菌属中分离出的新属,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可从动物皮肤、土壤、植物根系、发酵食品、临床样本和海洋淤泥等分离得到。目前被关注和描述的种有K.rosea,K.varians,K.kristinae和K.rhizophila等,部分菌株具有较强抗辐射能力,但目前在已报道的菌株中,未见涉及具有强大抗氧化功能菌株及其应用的报道。
传统的玫瑰考克氏菌的制备设备,在进料过程中的送料的速度难以控制,在面对要求较高的搅拌环境时,难以满足进料需要,搅拌的质量较差,此外传统的设备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容器内壁附近的材料难以直接受到搅拌器的搅拌,往往会随着整体材料进行旋转,同时进而导致容器避附近的材料混合效果较差,装置整体的混合效果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抗氧化功能的耐辐射玫瑰考克氏菌RP1及其设备。
一种玫瑰考克氏菌RP1(Kocuria rosea RP1),该菌种于2020年8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0420。
玫瑰考克氏菌RP1作为辐射环境修复功能菌株方面的应用。
玫瑰考克氏菌RP1在构建抗氧化功能的转基因生物方面的应用。
玫瑰考克氏菌RP1在制备辐射防护药物中的应用。
玫瑰考克氏菌RP1在制备抗氧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高抗氧化功能的耐辐射玫瑰考克氏菌RP1的制备设备,包括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上安装有混合机构以及若干个进料机构;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桶、顶盖、盖板、联动结构、加热结构以及搅拌结构;
所述混合桶安装在基座上,所述顶盖安装在混合桶的顶端,所述盖板安装在顶板的上端,所述联动结构安装在顶板上,所述加热结构安装在盖板上,所述搅拌机构安装在联动结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2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