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3585.2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彭笑贤;熊豪;郭瑞;王春明;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5/08;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唐洪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插法 钢管 垂直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控制钢管柱(1)与工具柱(2)的对接精度;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分别将钢管柱(1)和工具柱(2)横放在基座(3)上,然后将钢管柱(1)和工具柱(2)的对应端面对位并通过法兰盘临时连接;
S12、在钢管柱(1)和工具柱(2)上共选取至少三个第一测量断面(4),其中两个第一测量断面(4)分别位于钢管柱(1)和工具柱(2)的相互背离的端部,标记第一测量断面(4)的顶部测点(41)和第一测量断面(4)一侧的侧面测点(42),所有侧面测点(42)均位于同侧,同一第一测量断面(4)的侧面测点(42)和顶部测点(41)关于该第一测量断面(4)呈90°夹角分布,分别获取每个第一测量断面(4)的顶部测点(41)和侧面测点(42)的对应坐标;
S13、根据相邻两个第一测量断面(4)的顶部测点(41)的坐标获得第一评测线,求取其余每个第一测量断面(4)的顶部测点(41)的坐标与第一评测线的距离获得对应第一测量断面(4)的第一偏移量;根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测量断面(4)的侧面测点(42)的坐标获得第二评测线,求取其余每个第一测量断面(4)的侧面测点(42)的坐标与第二评测线的距离获得对应的第一测量断面(4)的第二偏移量;然后通过每个第一测量断面(4)处的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获得对应的第一测量断面(4)处的钢管柱(1)与工具柱(2)的对接精度;
S14、若第一测量断面(4)处钢管柱(1)与工具柱(2)的对接精度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根据对应的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来调节法兰盘临时连接处使得钢管柱(1)与工具柱(2)的对接精度小于第一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选取第一测量断面(4)后,先将两端分别连接铅锤(52)的绳索(51)跨设在第一测量断面(4)上方,使绳索(51)两端的铅锤(52)分别位于第一测量断面(4)的两侧,标记绳索(51)与第一测量断面(4)的侧面的相切处为侧面测点(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
在标记侧面测点(42)的位置后,将反射片粘贴在绳索(51)上对应侧面测点(42)处,通过全站仪(10)配合反射片测量获得侧面测点(42)的坐标;
在标记顶部测点(41)的位置后,将棱镜设置在对应顶部测点(41)处,通过全站仪(10)配合棱镜测量获得顶部测点(41)的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第一评测线是以离钢管柱(1)最远的一个第一测量断面(4)与其相邻的第一测量断面(4)上的顶部测点(41)的坐标获取的,第二评测线是以离钢管柱(1)最远的一个第一测量断面(4)与其相邻的第一测量断面(4)上的侧面测点(42)的坐标获取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第一测量断面(4)位于工具柱(2)的两端、钢管柱(1)的两端和纵向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4中:第一预设值为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35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