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价值物品信用借还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4469.2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1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亮;魏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40/04;G06F16/27;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邢飞飞;王欣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价值 物品 信用 系统 方法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价值物品信用借还系统,出借方将物品属性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在与承借方签订借还合同后,将物品使用权转移至承借方并调用智能合约将使用权转移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承借方根据物品属性数据与出借方签订借还合同获得物品使用权,构建并部署所述智能合约,在使用完成物品后调用智能合约将物品用后状态证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评价方执行区块链网络发起的信用评审任务,根据物品借还状态提出赔偿建议并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当物品归还时,判断是否发生赔偿纠纷,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完成借还合同的相应操作。本发明方案物品信用借还过程数据全部上区块链,保障借还记录真实有效且不被篡改。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价值物品信用借还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遇到需要借还的情景,例如忘记带充电器,需要借用他人的充电器,又或者,临时需要去另一座城市,需要借用他人的小汽车等等;在传统线下借还场景中,低价值物品例如文具、充电器等物品的借还,通常靠人本身的信用担保,而高价值物品例如电脑汽车乃至房产等,则可以依赖于借还合同以及押金为担保。在高价值物品借还过程中,虽然可以借助司法手段保障借还合同的必然执行,但导致其效率低下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是否该归还”或者“归还的执行”环节,而在于借还纠纷中赔偿额度时的举证环节;通常,物品出借方往往倾向于夸大物品损耗从而获取更高的赔偿,而借用物品的一方往往倾向于缩小物品损耗从而给出更低的赔偿。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价值物品信用借还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价值物品信用借还系统,包括区块链网络、出借方、承借方和评价方;其中,所述出借方、所述承借方和所述评价方分别部署有区块链节点;
所述区块链网络存储物品借还过程的相应存证数据,以及,管理智能合约,以使所述出借方、所述承借方和所述评价方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完成相应操作;
所述出借方将物品属性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及,在与所述承借方签订借还合同后,将物品使用权转移至所述承借方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将使用权转移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承借方根据物品属性数据与所述出借方签订借还合同获得物品使用权,构建并部署所述智能合约,以及,在使用完成物品后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将物品用后状态证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评价方执行所述区块链网络发起的信用评审任务,根据借还状态提出赔偿建议并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当物品归还时,判断是否发生赔偿纠纷,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完成借还合同相应操作。
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价值物品信用借还方法,包括区块链网络、出借方、承借方和评价方;其中,所述出借方、所述承借方和所述评价方分别部署有区块链节点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存储物品借还过程的相应存证数据,以及,管理智能合约,以使所述出借方、所述承借方和所述评价方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完成相应借还操作;
所述出借方将物品属性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及,在与所述承借方签订借还合同后,将物品使用权转移至所述承借方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将使用权转移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承借方根据物品属性数据与所述出借方签订借还合同获得物品使用权,构建并部署所述智能合约,以及,在使用完成物品后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将物品用后状态证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评价方执行所述区块链网络发起的信用评审任务,以根据物品借还状态提出赔偿建议并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4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