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生素菌液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5094.1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4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延超;黄霈雯;陈日耀;陈雄建;陈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A62D3/40;C02F1/467;C02F1/72;C02F1/461;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地址: | 350117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生素 菌液类芬顿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抗生素菌渣絮凝、抽滤、热解而成的类芬顿催化剂。包括抗生素菌渣以及负载于抗生素菌渣热解而成的生物炭碳表面的二价铁离子和零价铁,所述抗生素菌渣生物炭与二价铁离子和零价铁紧密结合。该催化剂在通氧条件下,该材料作为催化剂,加速电芬顿反应降解污染物,在15min后可实现20mg/L的诺氟沙星的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类芬顿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难降解、难处理危险废物的抗生素菌液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每年生产总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约为24.8t。在抗生素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t抗生素就能产生10t的抗生素菌液,我国每年抗生素菌渣的总产量为200多万t。然而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发酵残渣、发酵废水,这些废弃物含有许多抗生素。除了认识到在医疗过程和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之外,还应考虑抗生素生产过程中废水和废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抗生素残留的高水平,对土壤、生态环境以及人体身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并且在2016年新版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列为危险废品,应该依据危险废物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因此,将大量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了目前制药企业的一大难题。
目前,我国处理抗生素菌渣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填埋、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以及其他综合利用技术。这些方法存在成本较大,产生二次污染以及抗生素残留的问题。由于抗生素菌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和无机盐,通过热解这些有机物将转变成小分子物质和固定碳。
在以过氧化氢和铁离子组成的类芬顿体系中,铁离子可催化裂解过氧化氢产生羟基自由基(·OH,氧化电位~2.8V)等活性氧簇(ROS),具有极高氧化电位的活性氧簇可无选择地降解污染物和灭活微生物。然而,单独的电类芬顿系统中,对抗生素的降解是较缓慢的,因此开发一种新的类芬顿催化剂是实现医药废物快速处理的有效途径。
目前,类芬顿体系中主要通过光,外加含二价铁溶液等方法,催化过氧化氢,产生羟基自由基,然而,这样的方法能耗较大。该种类芬顿催化剂,不仅处理了抗生素菌渣这种危险废物,在其中形成含有二价铁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高效的类芬顿催化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类芬顿催化剂并实现医药废物快速、有效处理的新型复合材:抗生素菌渣类芬顿催化剂。在通氧条件下,该材料作为催化剂,加速电类芬顿反应降解污染物,在15min后可实现20mg/L的诺氟沙星的降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生素菌渣以及负载于抗生素菌液热解而成的生物炭表面的二价铁离子,所述抗生素菌渣生物炭与二价铁离子紧密结合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抗生素菌液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抗生素菌渣中加入聚合氯化铁溶液,搅拌至其絮凝;
(2)对得到的絮凝液进行抽滤;
(3)将(2)中得到的固体,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
(4)将烘干的固体取出,用研钵进行研磨,随后放入瓷舟中,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的聚合氯化铁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抗生素菌液与聚合氯化铁的体积比为10: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步骤(2)中超声得到的固体转移至烘箱中,烘箱温度设置为60℃,保持10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具体步骤为:步骤(4)中研磨得到的细小颗粒转移到管式炉中,在700℃下进行热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管式炉中保持700℃的时间为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5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