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昆虫膜质翅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5569.7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7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思;林伟;徐淼锋;李梦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拱北海关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1/00 | 分类号: | A01N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梁静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膜质翅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昆虫膜质翅的处理方法,括以下步骤:S1、在浸泡液A中分离膜质翅;S2、将分离的膜质翅转移至盛有甘油的凹玻片中,静置使其自然舒展开,使用工具的非尖锐部分对膜质翅表面进行舒展,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S3、在甘油中对舒展开的膜质翅进行按压固定;S4、将平整好的膜质翅进行清洗,去除甘油;S5、将清洗完成后的膜质翅置于浸泡液B中进行观察、拍照;S6、观察完成后的膜质翅储存于甘油中。解决了因大量标本储存不当而损坏膜质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膜质翅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昆虫的翅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在鉴定至科、属、种的过程中,翅脉的构造是关键。通常情况下,在野外采集的标本会放入乙醇中浸泡,并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一次采集的标本种类众多,存放在乙醇瓶的过程中,大量标本相互挤压,使得脆弱易折叠的膜质翅容易弯曲、变形。在显微镜下镜检时,会影响对翅脉的观察,更不利于后期对翅脉的拍照。
现有的处理方法无法解决因大量标本储存不当而损坏膜质翅的问题,由此造成折叠翅的标本,也就无法很好的进行鉴定以及后期拍照。而一张完整的翅脉照片能够体现出翅脉特征,这在昆虫类群中具有很重要的分类意义。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昆虫膜质翅的处理方法,用以解决双翅目、膜翅目昆虫膜质翅在受挤压的情况下无法很好的进行鉴定及后期拍照,对鉴定昆虫、拍照局部特征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膜质翅的处理方法,解决了因大量标本储存不当而损坏膜质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昆虫膜质翅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浸泡液A中分离膜质翅;
S2、将分离的膜质翅转移至盛有甘油的凹玻片中,静置使其自然舒展开,使用工具的非尖锐部分对膜质翅表面进行舒展,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S3、在甘油中对舒展开的膜质翅进行按压固定;
S4、将平整好的膜质翅进行清洗,去除甘油;
S5、将清洗完成后的膜质翅置于浸泡液B中进行观察、拍照;
S6、观察完成后的膜质翅储存于甘油中。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浸泡液A为75%乙醇溶液。
进一步,步骤S2中,静置使其自然舒展开所用的时间为20~50s。
进一步,步骤S2中,静置一段时间是静置1~2min。
进一步,步骤S2中,还包括重复步骤S2进行进一步整姿。
进一步,步骤S3中,按压是使用工具的非尖锐部分压住膜质翅。
进一步,步骤S3中,按压的时间是2~15min。
进一步,步骤S4中,清洗是将平整好的膜质翅置于清洗液中进行的,所述清洗液是乙醇。
进一步,步骤S5中,所述浸泡液B是75%乙醇或甘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预剪切-平铺/整姿-固定-清洗-观察-储存”步骤对昆虫膜质翅进行处理,而经过处理的昆虫膜质翅可以长久保存,并可用于标本的观察和拍照。
2、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昆虫膜质翅,可以获得清晰的翅脉,而翅脉作为双翅目、膜翅目及其他昆虫鉴定的最为重要的证据,长期存储可以提供长久的证据基础,也可作为模式标本储存,为后人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形态学基础,为定种及近似种的鉴定提供证据,在科研和快速鉴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拱北海关技术中心,未经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拱北海关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5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