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收卷及压线的收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6802.3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莉;景国明;王刚;马守锋;肖贵成;刘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南九域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75/26;B65H54/04;B65H54/54;B65H54/553;B65H54/7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收卷及压线的收线装置,包括布线机构、绕线机构和压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绕线辊,绕线辊安装在绕线支架上,且绕线辊的辊轴一端连接绕线驱动机构;绕线辊上有绕线区,在绕线区分布有线槽;布线机构包括位于绕线辊径向一侧的布线支架,布线支架上设有往复移动的布线座;布线座上设有导线单元,线缆由导线单元通过并缠绕在绕线辊上;压线机构包括与绕线辊贴合并平行布置的压线辊,压线辊通过压紧结构连接在绕线支架上,使压线辊始终与绕线辊上缠绕的线缆贴合。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进行自动收卷,且能避免收卷松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收卷及压线的收线装置 。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生活及工业用电量日益剧增,以前的电网线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更换能够承载更大负荷的导线,同时也需要对旧电线进行回收。现有技术的现状是通过人工直接将电线向绕线辊上缠绕,绕线效率极低,不仅需要单独分配人工,同时手动收卷还会造成输电线松动杂乱,影响下次使用。
现有技术也公开有电动机械式的收线设备,其仍然不能满足收线需求,具体的存在以下缺点:
1、收线设备配设的电机输出功率固定,随着电线的缠绕,线盘会越来越重,固定功率的电机会显得越来越吃力。
2、因为电线的数量不同,需要采用不同规格的线盘,与线盘连接的绕线辊也需要采用不同规格的;而线盘和绕线辊采用的固定方式不利于快速拆装。
3、线缆是通过线盘转动自然缠绕,导致缠绕的输电线松动杂乱。
因此,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对输电线进行自动收卷且能避免收卷松动的收线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收卷及压线的收线装置 。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收卷及压线的收线装置,包括布线机构、绕线机构和压线机构,其中:
绕线机构包括绕线辊,绕线辊安装在绕线支架上,且绕线辊的辊轴一端连接绕线驱动机构;绕线辊上有绕线区,在绕线区分布有线槽;
布线机构包括位于绕线辊径向一侧的布线支架,布线支架上设有与绕线辊平行的导轨和丝杆,导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布线座,同时丝杆由布线座穿过并与其螺纹配合,丝杆的一端连接布线驱动机构,布线驱动机构驱动丝杆正反转,使布线座在丝杆和导轨上往复移动,且布线座的往复移动行程与绕线辊的绕线区相适配;布线座上设有导线单元,线缆由导线单元通过并缠绕在绕线辊上;
压线机构包括与绕线辊贴合并平行布置的压线辊,压线辊通过压紧结构连接在绕线支架上,使压线辊始终与绕线辊上缠绕的线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单元包括在布线座处上下间隔且平行布置的两个水平滚轮,以及在水平滚轮两侧分别布置的垂直滚轮,两个垂直滚轮错位布置与水平滚轮的两端部;两个水平滚轮以及两个垂直滚轮之间形成滚轮包围通道,线缆由滚轮包围通道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压线支架,压线支架一端与绕线支架转动连接,压线架另一端向绕线辊伸出并安装压线辊,同时压线支架与绕线支架之间连接有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支架上与绕线辊的两端辊轴对应处设有轴承座,绕线辊的辊轴安装在轴承座内;
所述轴承座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可拆卸式连接形成可拆卸轴承座。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座与绕线支架固定连接,上支座的一侧与下支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上支座的另一侧与下支座通过销及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驱动支架与绕线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驱动支架上安装减速器及液压马达,减速器的输出端设有输出轴头,输出轴头与绕线辊的辊轴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布线驱动机构为液压马达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南九域博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南九域博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6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