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燃烧器用组织燃烧辐射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7100.7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绳以健;刘赫;刘雪强;刘毅;沈灿铎;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D11/10 | 分类号: | F23D11/10;F23D11/36;F23D11/38;F23D1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燃烧 器用 组织 辐射 传热 装置 | ||
1.一种燃油燃烧器用组织燃烧辐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雾化喷嘴(1)、引风板(2)、油气混合筒(3)、燃烧筒(4)、辐射阱(6);
所述引风板(2)中心设置有引风圆孔(21);
所述气动雾化喷嘴(1)置于引风板(2)第一端内,且与引风板(2)引风圆孔(21)同轴;
所述油气混合筒(3)第一端与引风板(2)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油气混合筒(3)与引风板(2)引风圆孔(21)同轴;
所述燃烧筒(4)套装在油气混合筒(3)外部,且燃烧筒(4)第一端与引风板(2)第二端固定连接;
所述辐射阱(6)设置有安装孔(61),所述燃烧筒(4)第二端伸入安装孔(61)并与安装孔(61)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引风板(2)为U型槽孔板结构,第二端中心开有引风圆孔(21),引风圆孔(21)周围开有圆周均布的进风孔组(22);
所述油气混合筒(3)为工字型圆筒结构,包括2个风板(31)和1个风板支撑管(32);
所述风板(31)为带有卷边的空心圆盘结构,其中心设置有风板支撑管连接孔(311),盘底开有烟气回流孔(312);
所述风板支撑管(32)为空心圆筒结构;
2个风板(31)通过风板支撑管连接孔(311)分别安装在风板支撑管(32)两端,其连接处形成密封;
所述风板支撑管(32)第一端设有连接角(321);
所述油气混合筒(3)通过连接角(321)与引风板(2)第二端固定连接;
所述燃烧筒(4)为带有斜封底的圆筒结构,其开口端位于燃烧筒(4)第一端,斜封底位于燃烧筒(4)第二端;
所述燃烧筒(4)圆筒较长一侧壁面开有烟气出孔组(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燃烧器用组织燃烧辐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板支撑管(32)第一端与2个所述风板(31)卷边朝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燃烧器用组织燃烧辐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风板(2)引风圆孔(21)直径小于所述风板支撑管(32)直径;
所述风板支撑管(32)直径小于所述燃烧筒(4)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燃烧器用组织燃烧辐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阱(6)为锥形漏斗结构,所述辐射阱(6)包括辐射壁面(62),所述辐射壁面(62)第一侧开有安装孔(61);
所述燃烧筒(4)第二端伸入安装孔(61)后,所述烟气出孔组(41)朝向辐射阱(6)上侧,燃烧筒(4)斜封底靠近辐射壁面(62)第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燃烧器用组织燃烧辐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气混合筒(3)第一端和引风板(2)第二端围起半封闭空间,形成引流室(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燃烧器用组织燃烧辐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筒(4)中心轴线至辐射阱台面距离为n×(0.05~0.1)米,辐射阱(6)台面顶部宽度为n×(0.25~0.5)米,辐射壁面(62)在燃烧筒(4)中心轴平面的宽度为n×(0.1~0.2)米,燃烧筒(4)截面半径为n×(0.035~0.07)米,其中,0.2≤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71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