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8507.1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范斌涛;王曙鸿;刘浩;陈相吾;张那明;邵美阳;宋鹏飞;张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4;H04W84/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宇鸽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隧道 电缆 监控 基于 mesh 网络 温度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1)、根节点(2)、第一MESH中继节点(31)、固定测温节点(4)、移动测温枪(5),根节点(2)与第一MESH中继节点(31)、固定测温节点(4)、移动测温枪(5)通过MESH网络无线连接;第一MESH中继节点(31)、固定测温节点(4)及移动测温枪(5)组成MESH网络,移动测温枪(5)内设置有若干第二MESH中继节点(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根节点(2)包括第一MESH网络模块、第一外壳及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第一锂电池组,第一MESH网络模块位于第一外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位机(1)与根节点(2)通过线缆或者WIFI网络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ESH中继节点(31)包括第二MESH网络模块、第二外壳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第二锂电池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测温节点(4)包括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一数据计算模块、第一红外传感器固定支架、第三外壳、第一报警装置、第三MESH网络模块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第三锂电池组;
第一数据计算模块与第三MESH网络模块、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及第一报警装置相连;第三MESH网络模块、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一数据计算模块及第一报警装置均至于第三外壳内;第三锂电池组固定于第三外壳的下方,第一红外传感器固定支架的上端固定于第三外壳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测温枪(5)包括上外壳(16)、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固定支架(12)、第二数据计算模块(11)、第二报警装置(13)、第四MESH网络模块(6)、第四锂电池组(7)、动作板(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双层滑板(25)、第二MESH中继节点(32)及下外壳(8);
所述第二数据计算模块(11)与步进电机(17)、第四MESH网络模块(6)、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9)及第二报警装置(13)相连;第四MESH网络模块(6)、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固定支架(12)、第二数据计算模块(11)及第二报警装置(13)置于上外壳(16)内;上外壳(16)与下外壳(8)连接,第四锂电池组(7)置于上外壳(16)与下外壳(8)之间,步进电机(17)、第一连杆(18)、第一轮盘(19)、第二轮盘(20)、第二连杆(21)、动作板(22)、第一挡板(23)及第二挡板(24)均置于下外壳(8)内;驱动系统与动作板(22)相连接,第二挡板(24)的一端与下外壳(8)的内壁相连接,第一挡板(23)的上端与第二挡板(24)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挡板(23)的下端与下外壳(8)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通孔,下外壳(8)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正对所述第一通孔,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及下外壳(8)的内壁形成的空间内自上到下设置有若干第二MESH中继节点(32),双层滑板(25)设置于第二通孔处,且双层滑板(25)位于下外壳(8)外,在工作时,通过动作板(22)穿过第一通孔推动最底层的第二MESH中继节点(32)从第二通孔中排出,再经双层滑板(25)滑出下外壳(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隧道电缆监控的基于MESH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系统包括步进电机(17)、第一连杆(18)、第一轮盘(19)、第二轮盘(20)及第二连杆(21);
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杆(18)与第一轮盘(19)相连接,第一轮盘(19)与第二轮盘(20)相啮合,第二连杆(21)的一端与第二轮盘(20)相连接,第二连杆(21)的另一端与动作板(22)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85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