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爽舒适针织面料及其纺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8530.0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峰;丁艳然;张春波;祝陈晨;孟丹蕊;王俊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0;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爽 舒适 针织 面料 及其 纺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爽舒适针织面料及其纺织方法。干爽舒适针织面料由复合纱线采用多路网眼的方式针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由疏水纤维纱线与亲水纤维纱线捻制而成,其中亲水纤维纱线位于内层,疏水纤维纱线位于外层。本申请以亲水纤维纱线作为芯纱,疏水纤维纱线为外纱,通过在复合纱线内侧形成导湿导水的通道,实现面料吸湿速干的同时,还赋予了其干爽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干爽舒适针织面料及其纺织方法。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根据其纺织方法、材质和结构的不同,不仅可以展示服装的风格和造型,更是能直接影响到服饰的功能,其中以导湿速干型面料为例,常被用作运动服等需要吸湿、速干的服饰,因此广受运动爱好者的欢迎。
相关技术中的导湿速干型面料由具有速干性能的纤维纺织而成并通过添加亲水助剂的方式以达到吸湿、速干的效果,从而赋予导湿速干型面料优良的导湿速干性能,可满足运动服等服饰的应用。
但上述导湿速干型面料的功能单一,没有办法达到即干爽有吸湿的面料效果,且会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效果逐步降低,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即能吸湿速干,又能具备良好干爽效果的面料。
发明内容
为实现面料即能吸湿速干,又能具备干爽特性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干爽舒适针织面料及其纺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干爽舒适针织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爽舒适针织面料,所述干爽舒适针织面料由复合纱线针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由疏水纤维纱线与亲水纤维纱线捻制而成,其中亲水纤维纱线位于内层,疏水纤维纱线位于外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亲水纤维混纺纱作为芯纱,疏水纤维纱线为外纱,使得复合纱线内侧形成有导湿导水的通道,外侧形成有能进行疏水防护的壳体,复合纱线表层的水分可以快速导入至通道内,继而赋予面料干爽特性的同时,不会影响其吸湿、速干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疏水纤维纱线中疏水纤维为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组分的疏水纤维除能有效的起到疏水防护作用,使得复合纱线不易发生松散外,还能起到导水作用,复合纱线表层的水分可以快速导入至内侧的吸水芯纱中,从而达到干爽导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亲水纤维为羊毛纤维、棉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粘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组分的亲水纤维均能有效的起到吸湿作用,可以将经疏水纤维导入通道内侧的水分快速吸收,从而保证外层纱线的贴肤干爽性。
优选的,所述亲水纤维纱线与疏水纤维纱线按重量比(1.5-3):(7-8.5)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比例的亲水纤维纱线和疏水纤维纱线有效平衡了亲水和速干的两个矛盾指标,使得面料可以兼具亲水速干的特性,而不易因亲水纤维或疏水纤维失调导致面料的亲水速干性能降低。
优选的,所述亲水纤维纱线还包括水溶性纤维,所述水溶性纤维与亲水纤维按重量比(4-7):(3-6)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比例的水溶性纤维与亲水纤维按混纺具有较优的可加工性,其在混纺后保证了内层纱线的强度和细度,此外待水溶性纤维溶于水时,亲水纤维会呈蓬松态,其与紧密状排布在复合纱线外侧的疏水纤维具有较好的复配效果外,水分可自疏水表面快速导入至亲水内芯并被吸收,从而保障了面料吸湿、速干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纤维为水溶性维纶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水溶性维纶纤维除能较优的保障内纱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外,还通过自身的充分溶解,使得亲水纤维呈有利于吸湿储水的蓬松态,从而赋予了面料干爽舒适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8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